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大竹篇(上):碧水绕竹城 美丽宜居地
发布时间:2021-06-15 浏览次数: 来源:大竹观察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细数城市变迁,畅想美好未来。在城市建设中,大竹县着力畅通路系、理清水系、布局绿系、打造文系“四大脉络”,实施 “城市北进”发展战略。如今,美丽的护城河穿城而过,大竹县城全面转型升级、城市骨架不断延展。《行走新达州·主播看变迁》,一起去感受大竹这座美丽宜居之城的蝶变。

青山与绿水相融,人文和生态相接。这里是大竹县护城河的源头——东湖湿地公园,是一个以水体为中心,结合地形、园路、廊桥等设施,集生态、水乡文化、运动、艺术为一体的现代城市自然生态空间。300亩休闲区域,5公里环湖大道,东湖广场随竹简徐徐展开。清晨时分,人们纷纷到此休闲健身,这座美丽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这一刻正慢慢苏醒。

从东湖湿地公园向北,“四季碧水映绿”的护城河美景一路相随。这样的美景,得益于2008年7月,大竹县对护城河进行的水系综合治理。207公里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构建起河库联通、多泉多园的城市水系空间。

大竹县依托护城河水系综合治理,“路系、绿系、文系”衍生发展。125公里城市干道,构建起“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网络;以护城河、主次干道两旁绿化、环湖绿化为线,公园绿化、防护绿化、生产绿化为面的绿地系统跃然眼前。护城河沿岸“水乡特色”建筑群、北城新区现代建筑群、东湖休闲住宅建筑群,勾勒出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繁荣美丽、活力新城。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携手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大竹县以工业为基,加快省级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四川体育产业园三大平台建设,坚持“智能+创新”“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并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眼下,大竹县正规划将东柳河引入北城新区,建设北湖公园,并依托北湖公园,实施高品质星级酒店和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城市“新地标”。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大竹县在城市建设中精心谋划、合理布局,提出“城市北进”发展战略。按照绿水间隔、指状生长的多组团空间布局,完善现代化新城功能分布,实施高铁站前服务组团、城北产城融合组团、东柳综合服务组团、白塔生态宜居组团建设,打造出“绿水穿城,两带四廊五区”的城市空间形态。未来,东柳河,护城河滨水景观带将穿城而过,水渠与绿地形成的城市风貌廊道魅力无限。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竹、快、绿、文、智”的高品质宜居新城,值得你的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