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杨家镇:产业旺 农民富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07-09 浏览次数: 来源:大竹观察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近年来,杨家镇充分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因村施策,打造“一村一品 一镇多业”的多彩田园,让清香生态的瓜果飞出乡村,飘进城市,在丰富市民“果盘子”“菜篮子”的同时,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眼下,正值葡萄成熟时节,在杨家镇双江村葡萄园基地里,一串串果实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晶莹剔透。葡萄架下,基地的村民们正在忙着进行采收、分炼、装运,以便供应市场。

大竹县勤力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杨先友:我们园区现在是从7月1号,今年开始采摘的,现在是6天了,我们的采摘量现在大概采摘了7000-8000斤左右,今天这是第三批的采摘量了,今天主要是发往达州市农贸市场的,我们现在又开通了自主采摘,陆陆续续的每天大概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采摘。

大竹县勤力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合作社针对葡萄产业,通过采用农作物发酵化肥,基地物理防治等方式,打造多元化葡萄采摘园,大力引进新品种,逐步形成了集葡萄订购、批发、品牌包装、农旅结合的生态产业链。目前该基地发展种植葡萄150亩,其中有120亩的峰后、早夏和红芭等品种已经投产,年产葡萄6万余斤,年销售收入达70余万元,同时,基地新引进了黄金蜜、红色版阳光玫瑰、青色版阳光玫瑰等品种,预计后年可以投产。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有事做、有钱挣,农村才能活力四射,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拓宽了增收渠道,仅大竹县勤力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就解决附近村民就业3000余人次,村民年务工收入近20万元。

杨家镇双江八组村民 谭化容:每个月我在他这里务工,还可以收入6700块钱,每天不忙就是八个小时,50块钱,如果时间长点,就是按小时计算,就可以做6 70块钱一天,总的说来一年还可以做个7000块钱,再加上租我们的田,一亩600块,一年也有1000多2000块钱。

大棚葡萄只是杨家镇蔬果产业的一种。近年来,该镇利用当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良好等有利条件,按照村民的种植习惯,有效整合优质蔬果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蜜柚、龙台柑橘、莲藕、葡萄、蓝莓等蔬果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蜜柚2000余亩,龙台柑橘2000余亩,青脆李500亩,蔬菜800余亩,莲藕500余亩。其中,龙台柑橘共有700余户村民栽种,年产量达4000余吨,仅此一项,柑橘产业年收入就达12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2万元。大棚蔬果产业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杨家镇党委书记 陈虎: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时刻,杨家镇重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贫困群众不返贫,目前,杨家镇累计发展果蔬产业7000余亩,其中业主规模发展4000余亩,带动300余户群众就近务工,年实现务工收入40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余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