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B)
发布时间:2018-08-02 浏览次数: 来源:县扶贫移民局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  廖朝军等代表:

  你们在大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防止农村脱贫攻坚返贫现象发生的建议》(第136号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2014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已累计减贫6.8349万余人。为防止农村脱贫人口出现返贫现象,我县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因灾返贫方面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创新抵御自然灾害宣传教育形式,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扎实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受灾范围最小化。

  (二)强化受灾贫困群众政策保障

  县民政部门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健全完善临时救助政策和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统筹救助机制,重点落实自然灾害救助制度,避免贫困群众因灾返贫现象。

  (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机制

  一是严格按照省、市最新要求把握脱贫退出标准,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认真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贫项目、脱贫不脱帮扶”要求,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持续增收举措,对68349名已脱贫人口、认真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二是对因灾导致无法经过“回头帮”补齐短板的已脱贫户,按相关程序进行返贫标注,通过政策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二、因病返贫方面

  (一)强化医疗救助政策

  县卫计局按照脱贫摘帽标准,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分级诊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八个100%”等政策措施,用好医疗求助资金,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等问题,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

  (二)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

  一是对因病返贫的,通过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二是对因病返贫的导致无法经过“回头帮”补齐短板的已脱贫户,按相关程序进行返贫标注。

  (三)加大社会扶贫帮扶力度

  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扶贫资源,形成强大脱贫攻坚合力,实现社会各方力量助推全县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县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三、因生返贫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活动专项行动,改掉“重男轻女”的陋习,培养农村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加大帮扶力度

  一是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深入贫困户家中,根据贫困户家庭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帮助想办法、出点子、定规划解决实际困难,落实扶贫政策,加深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了解。二是以“扶贫先扶志”为抓手,坚持文化扶贫,在各乡镇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宣传扶贫政策、脱贫典型。三是利用政策的引导、典型的示范,着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在因婚返贫方面

  (一)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利用乡村院坝会、农民夜校开课、扶贫干部入户讲政策等形式加大对《婚姻法》《民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鼓励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婚事俭办,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婚俗新风,逐步改变传统不文明的婚嫁陋习,有效地推进了我县脱贫攻坚步伐。

  (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进一步推动“农民夜校”,加强宣传引导,给贫困户解析新政策,强化农业技术、家风家教、感恩励志等方面教育,引导贫困户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对贫困户进行“扶志”教育、“感恩”教育,教育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振奋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努力增收致富。

  四、因市返贫方面

  一是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产业项目,从产品质量上来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扶贫开发指导股 包春梅 159082877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