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厚学代表:
你在县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竹县公路沿线环境整治的建议》(第07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建议收悉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会,对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从车辆停放、摊点摆放、油烟治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整治措施。
一、规范交通秩序
(一)优化交通组织。一是规划设置停车泊位。结合城区实际道路状况、道路交通流量和停车需求,先后在建设路、煌歌大道、福康街、竹阳东路等主次干道增设临时停车泊位1200个;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在原老法院空坝、住建局空坝建设2个公共停车场,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对外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在北城新区、重要商业街区人行道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90余处,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同时,建议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抓紧编制实施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将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整个城区发展的规模、方向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配建地下、地面立体停车场为主,路边临时停车泊位为辅,与城区整体交通系统相协调,供需和谐的静态交通格局。二是优化交通标线标识。根据城区不同的路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精准科学配置交通信号,优化道路标线标识设置。完善了北大街、滨河路、党校、民政局、国税局等路段的交通标识标线,设立了“禁止货运车辆入城”、“机动车禁鸣、”“机动车禁停”等标识标牌;增加了凤凰城、交通旅馆、体育馆、国税局等路口的机动车左转待转车道,煌歌大道待直行车道;将外东门红绿灯路口、竹庞路北城干道两个方向,凤凰城路口北城干道两个方向,党校路口进城方向,煌歌路口东西两个方向等右转道变更为直行和右转合用车道;在车流量大、四方道路宽阔新建成的滨河路与肉联厂交叉路口、经开区横一路与国道210、318线交叉口配备了太阳能移动红绿灯,疏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二)加强日常管控。一是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增派警力在新华广场、30米大道、青年路、东大街、建设路、洞天等人流车流密集区轮值“高峰岗”,负责路面交通疏导;科学调配警力、合理安排部署,对北大街、东大街、煌歌大道、新华路、一环路北段等重点路段,采取“中队包面、民警包段、固定设岗检查、拖车组流动巡逻”工作模式,打破“八小时工作制”,实行“错时延时整治”,并向凌晨、午间、深夜等重点时段延伸,依法查处机动车违法占道、不按规定停放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二是强化行人交通秩序管控。增加文明劝导员,在煌歌广场、北门车站、外东门口等红绿灯口等重点部位,设置文明劝导岗,引导行人按交通信号,文明有序过马路。同时提高巡逻频次,及时发现和制止行人穿越隔离护栏等不文明行为。
(三)注重宣传教育。一是强化交通法规宣传。以“五进”、春节、“122”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定期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摆放交通事故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交通公益广告、展示警用设备、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宣传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文明交通知识、交通安全出行常识,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自觉摈弃交通陋习,养成文明交通出行习惯。二是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利用双微平台结合本地案例、天气情况、重要时间节点等开展针对性交通安全预警,结合专项整治行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实地采访拍摄执勤民警对乱停放车辆整治现场,民警对占用公用道路及人行道进行洗车、售车、修车等违规店铺负责人进行劝告、竹城市民对乱停放车的感受等,详细报道了执勤民警在整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机动车违反规定停放将受到的处罚,深刻剖析了机动车不按规定停放的危害,争取市民的理解支持。
二、整治占道经营
(一)坚持疏堵结合。一是开展“商贩安家”行动。按照“合理布局、规范管理、提升品位”的原则,在城区合理规划设置临时便民摊区28处,制作标识标牌,为各类商贩 “安家”,统筹“市容”与“繁荣难题。二是开展“限时定点”行动。坚持疏堵结合理念,在不影响市容、不妨碍交通、方便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在爱民街,解放街等背街小巷,施画标识线,设置便民摊点100余个,定点、定区、定时经营,方便市民生活。三是开展“退路进市”行动。我们积极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和业主,启用了刘家坝农贸市场和兴光国际农贸市场,通过宣传引导,定点值守,引导菜农入市经营,缓解了西缘市场和荷花池市场容量不足,退路进市无法疏导难题,
(二)注重劝导引导。通过大小会议、印制宣传单,发推送微信公众号,日常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落实文明劝导员,实行定人、定点、定岗、定责、定标“五定”工作模式,加大劝导力度,引导摊点有序分流,入市经营。规范骑门摊点4600余个,取缔流动摊点1800余个。
(三)强化日常管控。坚持正常上班与错时上班相结合、定岗管理与机动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徒步巡查与车辆巡查相结合,进一步延长管理时段,延伸管理触角,采取“专人管控、重点蹲守、错时执法”方法,引导骑门摊点退路入室,规范经营;流动摊点划定区域,限时经营;夜市摊点相对集中,定点经营,全面加强了小街小巷、新建成区、城郊接合部的市容秩序管理,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城市管理就延伸到哪里,确保城市管理全天候、全覆盖。
三、治理油烟污染
(一)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印发宣传单,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餐饮业主,烧烤摊主广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违规排放油烟可能面临的处罚,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深入讲解油烟污染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危害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营造共建共治的工作氛围。
(二)利用设施净化。按照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意见,持续推进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建立运行台账,强化日常运行监管。烧烤摊点全部使用烧烤一体机,大中型餐馆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小型餐馆90%以上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三)强化巡查管理。采取勤巡细查,教管结合方式,严管餐馆油烟净化设施运行使用情况和清洗维护,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没按要求规范使用油烟净化设施行为;严查随意焚烧垃圾秸秆,常态巡查检查100余次,发现秸秆焚烧30起,现场扑灭30起。
四、提高卫生质量
(一)加大环卫宣传。通过发放环境卫生保护宣传单、执法宣传车宣传等方式,加大环境卫生保护宣传力度。加强环卫工人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规范丢弃生活垃圾,增强群众环卫意识。
(二)强化清扫保洁。一是建立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台账,清运保洁车巡回各路段清扫情况,并在重要路段(高速路出入口)安排环卫工定点值守,坚持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充分结合城区老旧住宅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垃圾箱或垃圾桶,确保居民生活垃圾能及时处理;三是增加机扫和冲洗频率,增加巡回保洁速率,减少垃圾滞留地面时间,及时清运堆放垃圾,不定期开展卫生大清除活动,消除死角和盲区。
(三)确保科学处置。充分利用城区范围内的垃圾处理站或中转站,第一时间将城区生活垃圾外运处理,避免因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大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 李虹材
联系电话:6249111 15196895135
大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19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