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浠玮等代表:
你们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综合规划和打造大竹县城至五峰山景区连片旅游景区的建议》(第117号)收悉。结合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实际,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2019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大竹县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工作方案》,方案主要任务里已明确,一要加大三大新区植竹力度,规划建设34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竹海和沿五峰山—海明湖—县城建成竹林廊道;二要做实海明湖·五峰山度假区,以破山禅宗文化为统领,兼容大竹其它极具差异的本土文化,形成以“破山文化+竹麻元素”的主题特色。
一、做强城市旅游引领区
发展特色城市旅游。围绕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时尚宜居新城”
目标,按照“全域旅游”规划理念,坚持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协调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进一步提升规划编制水平,加快交通主动脉和内循环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强化城市管理,繁荣商贸流通,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宜居度和市民归属感,聚力打造“让外地人向往、让本地人自豪”的品质竹城。加大三大新区植竹力度,规划建设34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竹海和沿五峰山—海明湖—县城建成竹林廊道。打造滨湖(河)生态景观,规划建设连接县城内东湖公园、白塔湿地公园——海明湖·五峰山度假区城市绿道。注重街区产业功能分区,形成特色产业街区,支持荣耀城—白塔湿地公园发展夜游产品,培育“月光经济”,支持巴蜀邑城、白塔水街、名豪商业街建成特色街区。加强对公共场馆(如文体艺术中心)的有效利用,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积极承(举)办各种展会、赛事、研讨活动等,多渠道发展会展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产品。建成全域旅游的服务大本营。依托大竹县客运站建设县游客集散中心,设置公共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增设休憩娱乐、物流、医疗、保险、票务、旅游信息和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功能,设置房车车位、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灵活采用多种模式组合建设和运营旅游咨询中心(点)。同时推进绿化、环保、市容环境卫生等建设,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
二、聚力打造海明湖·五峰山度假区
进一步做实海明湖·五峰山度假区,以破山禅宗文化为统领,兼容大竹其它极具差异的本土文化,形成以“破山文化+竹麻元素”的主题特色。由政府统一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区(块)招商,优选项目入驻,建设破山禅意康养旅游小镇,形象定位为“温泉养生·禅竹养心”的禅意康养度假圣地。小镇可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搭建招商平台,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大力发展“温泉+”特色产业模式,引进全国各地中小微企业入驻(需充分把握门槛,提升档次、细分产品类型),并向入驻企业半开放温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最终形成禅茶、禅竹、禅酒、竹编、文创、国学传承、中医养生等多种业态并存的特色度假小镇。把温泉和竹沥结合,打造入眠系竹汤温泉;把温泉和竹林结合,打造竹里温泉;把温泉和运动结合,开发活力型温泉疗养产品;把温泉和花海结合,开发美颜疗养温泉等等。进一步充实破山文化旅游内涵,同时促进五峰山景区质量提升,丰富体验式服务项目,做到不仅悦目、更要赏心,确保既能吸引人、也能留住人。特色旅游小镇形成之后,再向朝阳农建综合示范区、乌木农建综合示范区、五峰山、蒲包等地沿线辐射,形成度假区应有的体量,形成农业+休闲度假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以海明湖为交叉点,纵向海明湖与五峰山合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横向将竹梦小镇、海明湖、明飞现代农业园、台湾农业园、朝阳农建综合示范区、乌木农建综合示范区等组团争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集聚发展效应,并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相关项目资金支持。
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大竹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
2019年6月21日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