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县卫生健康局:《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 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为此,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四川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川卫疾控函〔2023〕135 号)《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达市卫发〔2023〕20号)。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方案》。

二、制定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四川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川卫疾控函〔2023〕135 号)《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达市卫发〔2023〕20号)等政策规定,并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方案》。

三、主要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制定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县长任召集人,县级相关领导任副召集人,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31个乡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报告。

二是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强化防控队伍建设。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健全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有效整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科室,负责指导全县各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

三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健康生活环境。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建设工作,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标识,禁止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单位建设活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

四是强化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教育。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定期宣传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县级各部门、乡镇(街道)要在健康主题日开展社会性大型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在各村(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教育系统要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五是强化疾病监测工作,定期发布防控信息。完善覆盖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包括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及肿瘤随访登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充分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四川省健康档案云平台,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综合运用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定期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因素调查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综合调查报告。

六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全民预防保健推动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及健康指导。

七是深入推行中西并重,发挥中医治疗特色。在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推行中西医并重,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八是建设借力“创卫”复审,创新慢性病防控机制。将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创卫复审”有机衔接整合,进一步夯实慢性病防控基础,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通过与文明城市建设、“创卫”复审有效整合的条件下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我县逐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经验。

九是规范慢病防治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全县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增进民生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各乡镇(街道)、县级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规定落实政府对建设慢性病示范区的经费及人员投入政策。按照建设标准对环境支持、健康教育、体系整合、慢性病全程管理等硬件设施进行添置或升级改造。三是强化科学评估。县政府绩效委要组织相关部门细化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各单位职能职责进行督导和初评,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位。四是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合理引导各方预期。县卫生健康局要加强调研指导,深入挖掘、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解读机构:大竹县卫生健康局

                     联系电话:0818-62461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