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竹阳街道“四全”工作法筑牢疫情防线
连日来,大竹县竹阳街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深入推进“四全”工作法,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坚决阻断传播渠道,强力遏制蔓延势头,以担当有为的精神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
在人员摸排方面,竹阳街道推行“全覆盖摸排走访”,组织433名党员干部组成17个摸排小组,从大年初二开始昼夜兼行逐村逐户摸排辖区群众。街道党员干部自备防护物资,走访排查辖区57662户202322人,累计排查湖北返乡人员439人,其中武汉返乡回竹223人;累计排查重庆返乡人员1515人;排查出与确诊病例直接接触人员85人。
该街道对路面防控实行“全天候路口执勤”,在大竹高速公路南出口设置留验点,安排24人分成4组,实行24小时值班执勤制度,对所有返乡车辆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等检查工作,并详细记录了其接触人员。截至目前,共计检测车次10000余次,23000余人。
宣传教育方面,竹阳街道采取 “全方位宣传引导”的办法,在辖区内通过LED、悬挂横幅、流动宣传车、宣传单等方式,对防疫工作进行正面宣传。各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干部利用摸排的机会挨家挨户讲解疫情的危害性及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出门,出门必须戴好口罩。辖区内,张贴通告7944份、印发宣传单10.8万余份,悬挂横幅111条,出动流动宣传车266次,发送新媒体消息2331条。
针对辖区内各行业监管,该街道推行“全要素抓好监管”,全面落实突发公共卫生1级应急响应“7个暂停、2个禁止”要求,对辖区内所有餐馆、KTV、酒吧、网吧、茶楼、茶馆全部暂停营业。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箱234个,对辖区内的公共区域消杀1133处2290次。对排查出湖北、武汉、重庆返乡人员和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该镇组织人员实行全天管控,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上门测量体温等服务,以最大努力确保把疫情扩散风险阻断在苗头。(程一凡 邱椿博)
欧家镇采取“四举措”抓实边界乡镇疫情联防联控
欧家镇位于大竹县西南端,与邻水县太和镇地界相邻。“场镇一半是欧家、一半是太和”“人员交往频繁”“人属这边乡镇、家住另外一头”等特点,给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不少难度。为此,欧家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与太和镇签订联防联控协议,采取场镇共管、宣传共推、巡防共治、信息共享举措,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突出场镇共管,全面清除治理盲区。欧家镇与太和镇一道在“巡”“卡”“管”上下功夫,努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场镇管控可能存在的“标准不一、留有死角”问题。在“巡”字上下功夫。由两镇书记、镇长为总牵头人,组建派出所民警、场管、场管、民兵为主力军的联合巡察队,开展联合巡察13次,对场镇进行强力管制。防疫期间除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外,其他门店全部关闭;居住在底楼门市的住户,进出必须关闭门市。在“卡”字上下功夫。对照大竹县、邻水县边界留验站标准,欧家镇在原有基础配备上,增配铝合金护栏10余米,常驻警力2人,管理人员1人,做好卡点标准化建设,严把车辆行人通行关口。在“管”字上下功夫。对群众扎堆、出门不戴口罩等现象进行劝导,对聚集打牌、打麻将等问题进行严格执法,对新回欧家人员进行强力管控,全力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播源进入。
二、突出宣传共推,扎实做到全域覆盖。“群防群治”的关键在于加强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接受度,团结带领他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欧家镇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工作。宣传车来回“跑”。将欧家镇、太和镇宣传车纳入各留验站、村级劝导点车辆通行“白名单”,欧家镇宣传车5台,太和镇与欧家镇相邻的社区、行政村宣传车3台进行跨区域宣传。大喇叭轮番“喊”。欧家镇与太和镇相邻的社区、村组大喇叭,采取交替喊话的方式进行宣传,减少相互影响、增强同频共振,达到“你方唱罢、我登场”良好效果,确保群众对防疫常识入脑入心。倡导书逐户“贴”。印制《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倡议书》等1万余份,街道居民住户、农村居民住户每户张贴1张,街道联排门市每5户张贴1张,告知群众不串门、不走亲访友、不赶集,避免人群聚集。标语横幅各处“飘”。在欧家场镇悬挂标语10幅,每个村悬挂标语3幅以上,每个组悬挂标语1幅以上,全面浓厚防控氛围。与此同时,欧家镇联合太和镇采取手提广播、电话、微信、短信、LED等形式,加强信息通报和防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健康意识,提高防疫能力。
三、突出巡防共治,切实减少人员流动。防疫阻击战第一个14天的重点是“防输入”,严管严控从重点疫区返乡人员;目前进入第二个14天,其重点是“防流动”,防止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可能。为此,欧家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将农村赶集禁止下来。1月27日(大年初三),欧家镇即明确不再赶集;2月1日,欧家镇与太和镇商议同步暂停赶集。每户原则上每2天安排1人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各村落实专人帮助有需要的群众采购生活物资,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将串门走动停滞下来。采取最严格的“禁足”措施,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禁止交流来往,减少人员聚集和逗留。农村文化场所、老年协会、麻将馆等人员聚集场所一律关停,暂停各类人员集聚活动。将个人外出控制下来。各村制作审批单,将事由、时间、地点予以明确,确需外出的人员,可凭条通过劝导站出行。同时,做出严格的“外出返回”随即隔离观察的规定,即“两个凡是、一个一律”,凡是本镇本村外出返回的人员,凡是近期刚从外地返回的人员,一律实施14天居家医学隔离观察,切实减少群众不必要的外出。
四、突出信息共享,有力提升应对能力。“底数清、情报准”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欧家镇与太和镇狠抓信息共享,打好两地疫情防控“提前量”,让整个防控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有效”。建立定时沟通机制。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早上10点,晚上6点两地党政负责同志通电话,相互通报防控进展情况,重点沟通新返乡人员、发热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利用每天定期巡察,两地场管负责同志,交流工作难点,协同加以解决。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周五(逢场天向后延迟1天)两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进行会商,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制度性、一致性解决办法。在第一次两地会商会上,双方交换了重点疫区返乡人员登记台账,共同监管、联防联控力度全面加强。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制定应急处突方案,组织由两地机关干部、场管、公安、民兵、医务人员组成的应急响应队伍,对可能出现的暴力抗法、局部疫情等突发事件,依法依规迅速处置,确保两地社会和谐稳定,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疫情防控清水在行动
为抓好疫情防控,清水镇党委政府“硬招”频出,全镇上下秩序井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成立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带头,靠前指挥,现场督导。健全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三包”防控责任体系,按区域分块增设5个工作督导组,划分责任区域,推行网格管理,对重点人员实行“五个一”管理,坚决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二、广泛细致摸排,强化重点监测。截至2月9日17时,清水镇摸排湖北、重庆等重点区域返乡(途径)人员共计939人,其中湖北返乡174人,武汉60人;重庆返乡686人,万州13人,开州0人;安康返乡6人,严格要求村医对重点人员每天2次健康状况监测,目前均无疑似症状。
三、细化宣传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利用网络便捷优势,通过微信群、QQ群等转发疫情通知、防控知识等内容;全镇悬挂标语134幅,发放宣传单15000余份,场镇11处LED屏滚动播放抗击疫情知识、标语;“村村响”传遍15个村(社区)每一处角落,组织15辆宣传车每天走村入户播放防疫音频内容;村组干部携带扩音器逐户介绍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居家隔离。
四、严格管控举措,规范人员外出。场镇推行“分段管控负责制”,由1名领导干部带领4名巡逻劝导员,分段负责行人查验和劝返工作,对非必需营业门店实行封店禁铺、关门停业。全镇实行“预约通行制”,外出必须持有“介绍函”,方能通行各留验站,对无手续外出的即行劝返。村社增设31个临时联合卡点,11个留验站(24小时值守),累计查验车辆5325辆次、人员12149人次。
五、打击非法聚集,跟进便民服务。在派出所的配合下,重拳打击非法聚集行为,累计抓获聚众赌博8人、训戒2人,当场批评教育24人,有效遏制人群聚集打牌风气。实施便民服务配送工程,定点6家超市入户配送米面、油盐、果蔬等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定点7家农资商店入户配送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