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 网站支持IPv6  
大竹县妇女联合会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A)
发布时间:2025-06-10 浏览次数: 来源:县妇女联合会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要打印] [关闭本页]

​​李晓红代表:

你在大竹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投入的建议》(第086号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

县妇联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2025年核心任务写入工作要点,明确“以家庭为阵地、以妇女为纽带、以儿童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围绕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等目标,制定详细任务清单,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通过召开专题职工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家庭教育领域专家及基层妇联代表,对当前全县家庭教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梳理,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协同工作格局

县妇联主动作为,联合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为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过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切实帮助本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科学教育孩子,促进我县家庭幸福和谐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县妇联与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合作,在达州市率先开展家庭教育讲师成长课堂(种子计划)培训会议,构建了多元协同的工作格局。

(三)聚焦需求,开展特色家庭教育服务

为扩大讲座覆盖面,让我县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学习到家庭教育专业知识,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4年1月,县妇联启动了“大竹县妇联家庭教育云课堂”,聘请达州市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通过线上视频教学模式,讲授家庭教育专业知识,促进竹乡家庭幸福和谐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4年期间已开播16期课程,播放量累计140余万人次。其中,一些经典课程正在大竹观察等融媒体平台再次播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2025年1月成立了“大竹县家校社协作促进会”,搭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沟通和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团结家庭、学校、社会等热心教育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凝聚思想共识,汇聚攻坚合力,共同开展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和谐。

(四)家庭教育工作经费保障情况

县财政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投入,始终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作为民生保障重点。在预算编制时优先安排、在资金调度时优先保障、在项目实施时优先推进。近几年来,全县妇女儿童领域财政投入保持增长之势,教育支出财政拨款占教育支出的比重逐年提升。通过安排教育生育经费、妇女儿童工作经费、妇女儿童之家等各项专项经费,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家庭幸福感逐步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县妇联将继续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一是积极为我县家庭教育工作争取资源。主动对接省、市妇联及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争取将大竹县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申报范围,推动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保障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探索符合大竹县实际的家庭教育模式和方法。依托大竹县家校社协作促进会,定期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理论研讨会,邀请专家、基层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参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指导学校、社会、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三是加大对基层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能力。利用全县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力量,针对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社区妇联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等不同群体开展“基层领头雁计划”赋能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过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

县财政局将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加大家庭教育经费专项投入,支持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鼓励社区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家校社沟通平台,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聚合社会爱心资源,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困难帮扶。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县妇联家庭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家儿部  陈锋  联系电话0818-6223527

 

大竹县妇女联合会

2025年6月1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