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抓好2013年小春生产的意见
来源: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2-11-22
点击数:人次

 

竹府办〔2012〕123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抓好2013年小春生产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切实抓好2013年小春生产,打胜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奠定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基础,现就切实抓好2013年小春生产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指导思想
    千方百计稳定面积,多措并举增强能力,创新模式粮经复种,技术配套提高单产,围绕市场建好基地,提质增效发展产业,努力实现小春粮油生产新突破,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一)粮食。播面47.5万亩,其中小麦20.5万亩,豆类14万亩,小春洋芋13万亩;总产达9.1万吨,其中小麦4.4万吨,豆类2.0万吨,小春洋芋2.7万吨。
    (二)油菜。播面21.5万亩,总产3.7万吨。
    (三)蔬菜。播面12.6万亩,总产30万吨。
    三、工作重点
    (一)稳定播种面积。各乡镇要把稳定小春面积作为确保小春增产增收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实施旱地规范改制。优化带状种植模式,推广“吨粮田五千元和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面积。二是大力开发冬闲地。加大蚕桑、苎麻地的冬闲利用,大力发展有增产潜力和效益的套作蔬菜、洋芋种植,增加小春播种面积。三是切实减少土地撂荒。认真落实撂荒耕地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推行“代耕制”等有效方式,尽量减少耕地撂荒。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培育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大力实施农机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突出科学种植。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抓好优质小麦、“两高双低”优质油菜和高产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力争优质专用小麦、双低油菜、脱毒马铃薯分别达到播面的70%、80%和40%。二是使用集成配套技术。大力推广免耕栽培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小春种植科技水平。小麦要抓住最佳播期,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实施药剂拌种、增密增肥,把好播种质量关。油菜要推广适期早播、育苗移栽、合理密植及增施硼肥技术。马铃薯推广起垄栽培、中厢带植、地膜覆盖等综合配套技术。豆类要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抓好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配套技术的落实。三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播前开展灭鼠行动,确保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湿害草害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报防治工作,减少菌核病、锈病、赤霉病的发生。
    (三)注重示范带动。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大力实施“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努力扩大创建面积,提高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覆盖率。各乡镇要对创建活动给予“人、才、物”支持,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农业部门要切实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县农业局要在月华乡和高穴镇建立油菜、小春洋芋和小麦高产示范片各1000亩;各乡镇要因地制宜抓好至少1个100亩的示范片。各示范片单产水平力争实现‘425’高产目标(即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200公斤以上,马铃薯亩产500公斤(折原粮)以上,推动和促进全县小春大面积生产的平衡发展。
    (四)狠抓农民增收。在结构调整和深挖耕地潜力上下功夫,大力推广“增、间、套”种植技术,努力扩大小春洋芋和蔬菜种植面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预留空行和冬闲地种植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标准化生产推广步伐。实施设施化栽培,普及绿色防控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优势生产区域,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技术,集中连片种植,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增收。
    (五)实施改田改土。重点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抓住有利时机,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树立“小春不小”的理念,切实加强小春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小春生产工作。县农业局负责全县小春生产技术指导并拟定生产技术要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派出工作人员驻村指导,确保面积落实和技术到位。
    (二)强化政策落实。要认真落实国家小麦、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和省种粮大户补贴政策,严格按照中央和省上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项目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重点支持新品种、轻简化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以及开展优质高产示范创建等工作。
    (三)强化技术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活动,狠抓“四新”示范“五良”配套,实行技物结合配套服务。大力推广农业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平坝地区机械化耕播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四)强化农资监管。县级有关部门要多方筹集资金,抓好种子、肥料等物质的调运,为小春生产做好物质准备。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强同发改、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合作,开展小春生产农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五)强化督查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小春生产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进度慢、措施不力的乡镇予以通报。

    附件:大竹县2013年小春生产任务分解表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1月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