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10〕18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抓好2010年度水利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施设础,巩固水利建设成果,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就切实抓好2010年度水利建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要求,扎实开展以“治水”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建管并重、科学治水”的水利建设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治水新思路、新机制,全面开创全县水利建设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完成土地滩水库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完成“引渠工程”隧道段建设方案;完成护城河治理一期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100处,其中:整治病险水库4座,新建蓄水池400口,维修整治山坪塘150口、石河堰5处;修复水毁工程270处,渠道清淤1034.09公里,渠系防渗24.8公里,渠系配套6公里,河堤河道整治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5平方公里;新建、改建集中供水工程34处,解决饮水安全5.3万人,全面解决11个缺水场镇饮水难题,抓好5个旱山村水源工程建设。各类水利工程汛末蓄水达9000万立方米,恢复水方234.56万立方米,新增水方5.44万立方米,恢复改善灌面2万亩,新增有效灌面1万亩,新增旱地浇灌面积2320亩,新增节水灌面1.2万亩,推进柳木现代水产示范园区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宣传发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水利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治水、用水、护水、节水”的认识,强化全民治水意识,增强搞好水利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营造“依法治水、治水兴水”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建设重点。一是县发改、水务部门要切实抓好土地滩水库可研报告编报等前期工作,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争取批复立项,县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用地、环评等相关工作协调。二是县水务、交通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抓好“引渠工程”隧道段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三是抓好病险、水毁工程整治。重点抓好老厂沟、水大坝、铁峰、新桥等4座病险水库整治,相关乡镇务必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动受益群众筹资投劳,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加强病害山坪塘整治。各乡镇人民政府是辖区内病害山坪塘整治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优先将病害严重、位置重要、效益明显的山坪塘列入整治规划,及时报请县水务局规划,并严格按照水务部门的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县水务局要加强技术指导、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搞好工程竣工验收。对规划任务内的病害山坪塘整治验收合格后,县财政继续给予3000元/口奖励。五是抓好饮水安全。在饮水确实困难、水源有保证、收益群众有积极性的地方,采取竞争立项方式统筹解决5.3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协同搞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设计和实施。六是抓好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统筹搞好规划,县水务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特别是实施旱山村集雨节灌建设项目的乡镇,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发动缺水农户筹资投劳,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七是抓好灌区渠道配套及节水改造。各乡镇要把渠道配套、防渗以及辖区内渠道清淤排障、岁修纳入今冬明春水利规划建设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
(三)注重建用结合。一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各地要集中精力、财力、人力,切实加快新农村山、水、林、田、路的建设,着重抓好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初级水利化建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充分利用水利项目,加快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与发展民营水利相结合。要引导民营资金投资水利建设,并按照“民建、民有、民管、民用”的原则,努力建立和形成“产权明晰、效益显著、多元投入”的水利建设良好格局。
(四)加强工程建管。要注重科学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持续利用。一是要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打造精品工程。要逗硬实行“四制”,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责任制,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和检查验收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对竣工验收后的工程要立即投入使用,落实好建后管护责任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各类水利工程坚决杜绝肥水养鱼,禁止向水利工程投放饲料、肥料和粪便等,各乡镇和水务局对承包期满的水库一律收回经营权,不再对外承包养殖,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延长承包期限,切实保护好水质。二是要加强水库灌区水费的管理。充分发挥灌区管理委员会和用水协会的作用,按照“服务收费”的原则,做好受益群众的工作,让群众树立“商品水”意识,按规定交纳农业水费,逐步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格局。三是要加快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明晰所有权,放开经营权,鼓励民办民营水利,同时依托各类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发电、供水、水产、种植等支柱产业,拉动水利经济发展。抓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工程运行经费,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对纳入国管范围的五十座小型水库,要抓紧办理好产权移交手续。
(五)逗硬考核奖惩。继续把水利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逗硬考核。
附件:大竹县2010年度水利建设规划表
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