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10〕59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竹县2010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大竹县2010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六月一日
大竹县2010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纠风办《关于2010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全县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现提出我县2010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抓纠风专项治理,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我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四大目标”、促进大竹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在六项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整治涉农突出问题。围绕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加强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坚决查处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和拆迁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经费的监管,依法落实和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2.规范医用耗材采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健全治理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医用药品、设备、耗材、软件集中采购,推行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和单病种限价措施,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大力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试行农村和城市社区药品零差价销售,健全完善医疗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加大对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打击力度,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开展行风建设示范点工作,切实治理行业不正之风。
3.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深入专项整治工作。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落实资金监管责任,推广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风建设工作,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严肃查处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乱收费行为,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理教育“四乱”(即乱收费、乱办班、乱订教辅资料和乱补课)专项治理活动,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教育行为规范。
4.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企业负担监管责任,依法清理、规范行业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建立健全投诉机制和责任追究与举报制度,坚决纠正面向企业的垄断服务、强制收费等违规行为,严厉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逐步建立加强企业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诚信规范、亲商安商的投资软环境。
5.清理规范庆典活动,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规模和开支,所需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接受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滥用财政资金、向企业和个人摊派费用或接待赞助,以及利用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等问题,巩固和深化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成果,督促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公布项目开展活动,纠正违规项目。
6.大力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治理收费乱像。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依法加强监管,坚决纠正政府部门利用行业协会进行指定服务,擅自制定应由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违规收费,以及设立“小金库”、乱收滥支、坐收坐支等问题,严肃查处市场中介组织进行价格欺诈、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加强自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2009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切实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的彻底脱钩工作。
(二)继续抓好三项工作,巩固深化专项治理成果
1.深入治理公路“三乱”问题。严格落实成品油价格税费改革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健全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和规范各类已设立公路检查(收费)站的管理,坚决撤销收费期满、收费站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严禁部门违规设站设卡检查车辆,严肃查处违规执法导致的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管以及运输企业卸货返装等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
2.继续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食品安全检验监测,定期公布结果,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销售假药专项整治行动,完善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和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行为,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3.认真治理“四项资金”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和救灾救济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大额资金的实时监控,强化对各类资金的审计和财政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运行,落实各类资金公示、公告制,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认真纠正和查处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三)深入推进民主评议,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把政风行风热线纳入日常工作,不断提高热线反映问题的办结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继续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对系统行风建设的检查指导,以窗口单位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开展“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政(事、厂)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优质服务,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部门和行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决纠正公共服务行业指定服务、强制服务以及价格欺诈、乱收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全县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的决策部署,将纠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各纠风专项治理责任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行动,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派驻纪检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抓好所驻部门纠风工作;县纠风办要搞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案件查处,严格责任追究
坚持把案件查处贯穿工作始终,增强案件查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查处不正之风的快速反应机制。注重发挥查处案件的治本功能,通过查处案件,达到教育警示、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完善机制的目的。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事)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充分发挥案件查处教育警示作用。
(三)加强监督检查,畅通反映渠道
坚持深入基层,突出工作重点,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开展纠风工作,畅通信访、网上举报、热线投诉、网络舆情等举报渠道,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重大资金、重点环节的全程监督检查,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和依法行政(执法、办事)公开透明,严厉打击不正之风。
(四)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源头防治
加强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纠风制度体系,推动纠风工作法制化建设。
(五)强化目标考核,加大曝光力度
进一步完善纠风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突出考核重点,细化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新闻媒体要对纠风工作深入报道,对一些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要加大曝光力度,推动全县发展环境和政风行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附件:大竹县2010年纠风工作任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