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08〕62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政务信息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全面、规范地向县政府报送信息,是各地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具体要求,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做好2008年全县政务信息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信息报送重点
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报送信息,及时反映本地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建议。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信息报送工作:
(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报送本地传达贯彻情况;具体的落实措施,实施决策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完善决策的建议;决策实施后,要报送总体情况。
(二)对上级领导视察大竹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某个问题的具体要求及县政府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等,要及时报送落实情况。
(三)上级领导、各类工作组来大竹调查研究、检查工作、解决问题的情况,包括对重要事项的表态、意见和建议。
(四)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现场办公情况及基层贯彻落实的情况。
(五)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召开的重要会议、阶段性工作部署、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各级领导同志的新思想、新观点和工作思路。
(六)重大紧急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及后续情况。
(七)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有参考价值的各种专题调研报告及领导需要的工作建议、意见和设想等。
(八)每月、每季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季度、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信息。重大经济动态,社情民意,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九)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加强与群众的交流、融合的情况。
(十)各乡镇和部门排查问题,化解矛盾的措施和处置情况。
二、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一)及时、准确、全面、规范报送信息。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务信息主渠道作用,加大报送力度,提高信息质量,确保全面完成采用任务(具体任务分配见附件)。要反映真实情况;重大事件上报前,应当核准事实;事例、数字等要力求准确,实事求是,防止以点概面;要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真实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对反映本地区、本部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要有新意;反映情况与问题的信息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透过事物的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问题,努力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报送的信息字数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综合信息控制在1000字以内。凡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等信息必须在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上报县政府,并及时续报事件进展、原因、后果及对事件的处理情况,超出规定时间上报视为迟报或漏报;同时,绝不允许瞒报和不报。对因报送不及时酿成重大后果和损失的,将予以全县通报,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方式为:加密以传真方式报县政府办公室信息技术股(传真:6227479)或二秘书股(传真:6223554)。节假日信息报送方式为:先电话报县政府办公室值班室(电话:6227250),然后发传真报县政府办公室二秘书股(传真:6223554)。
(二)加强综合性、调研性信息的报送。上报信息要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着重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着重对本地本部门全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注意挖掘和报送工作经验、教训类信息,推广典型的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加强问题性信息的报送,做到既报喜又报忧。要加强信息综合工作,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将零散的、孤立的一般情况归纳整理为综合性信息;加强信息分析研究工作,把不完整、浅层次的信息转化为深层次、分析性的高质量信息。要支持信息工作人员积极反映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本地难以解决的问题,真正使信息在政府决策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三、健全信息工作机制
(一)建立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政务信息的搜集报送网络和机制,确保领导需要的各类重大信息都能通过政务信息渠道及时获得。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形成一个有领导分管、有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负责、有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专职或兼职人员从事上报信息工作。
(二)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县政府报送信息。各单位分管信息工作的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对虚报、乱报政务信息,特别是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或紧急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信息报送责任制,坚决防止和杜绝一切虚报、假报一般性信息,压报、瞒报、迟报、漏报、误报重大或紧急信息现象。
(三)加强设施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特别是无纸化办公的要求,为政务信息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工作网络,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点、线、面结合,形成政务信息工作固定长效的运转机制。要有专门的计算机储存、整理、编辑、报送政务信息,并专人专管。
(四)统一计分办法。《信息与调研》“突发事件”栏目每采用1条计4分,“情况反映”、“问题与建议”栏目每采用1条计3分,“经验交流”和“工作动态”栏目每采用1条计2分,“简讯”栏目每采用1条计1分,其他栏目每采用1条计2分;获县政府领导批示的信息每条另加2分,经县政府办公室报送并被市政府办公室采用的信息每条另加2分,获市政府领导批示的信息每条另加4分。经县政府办公室报送并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的信息每条另加5分,获省政府领导批示的信息每条另加10分;凡重大紧急信息(如重大灾情、疫情、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瞒报、漏报、迟报、误报,或上报时间超过4小时,或对县政府办公室专题约稿信息和县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反馈的信息不报或迟报的,将在被采用信息得分中扣减1分。
附件:2008年度全县政务信息目标任务
二○○八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