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07〕154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2007年蔬菜产业发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意见》(达市府发[2006]28号),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全面提升我县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现就进一步做好2007年蔬菜产业发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思路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紧密围绕满足城乡居民“菜篮子”之需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做大基地,做活市场,做实协会,做响品牌,做好流通,逐步实现大竹蔬菜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原始型向加工型转变,由传统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内部市场为主向内、外市场并重转变,实现蔬菜产业发展的高产、高质、高效。
二、工作目标
(一)蔬菜种植
2007年,全县新建5个蔬菜专业村(现有20个蔬菜专业村),新发展冬闲田菇1000亩,新增商品菜地面积2500亩,达到2.8万亩,产量达到11.4万吨,全县蔬菜总产量达到40万吨,产值达到4.5亿元。力争全县外销蔬菜达到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县上重点打造竹北乡五丰、万家、双马村3000亩蔬菜示范带,各乡镇因地制宜建立5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积极引进和培育蔬菜种植大户,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化发展。
(二)蔬菜加工
力争年内在高穴镇木牌村建立一家粉葛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到2万吨,打造粉葛品牌一个。
(三)蔬菜营销
全县30%的蔬菜专业村要建立蔬菜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蔬菜发展中的产、供、销服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基地建设面积。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把蔬菜基地建设作为全年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按照“城镇近郊一村多品,远郊一村一品”的原则切实抓好蔬菜生产的布局和面积的落实,重点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在抓好其他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山前各乡镇各抓好50亩以上的冬闲田菇的发展示范。有基础和条件的乡镇要提升基地建设的质量,加强对蔬菜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分期分批对全县蔬菜专业村及所产产品进行检测授牌,力争今年完成30%的专业村检测认证工作。
(二)加大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建立以茄果类蔬菜种苗为主的种苗繁殖基地,尽快改变种苗由外调入的局面。全县建立一个5亩以上的种苗基地,积极选育、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的蔬菜新品种,力争年内引进国内外高、优新技术2项以上;建立科技示范村2个,亮点村1个。通过自培、送培、招聘、引进等形式充实蔬菜技术推广体系,指导全县蔬菜良种的推广。积极培育蔬菜种植大户,农业部门今年要组织两次以上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培训400人次以上。
(三)加大蔬菜市场营销力度。根据我县专业蔬菜基地的资源特色和优势,研究打造好适销对路的品牌产品,着力打造好香椿、藠头、辣椒等特色品牌,并做好产地注册。完善西门蔬菜批发市场的功能。抓好蔬菜专业村协会发展工作,组建一个蘑菇专业合作社。抓好蔬菜信息交流,完善蔬菜信息平台,以信息引导蔬菜生产,以市场引导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组织领导
今年,县上安排100万元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科学、务实地抓好蔬菜生产发展,要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建设生产基地、引进培育加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要保证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的落实,恢复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建立完善蔬菜产业发展经费的长效机制,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二○○七年八月八日
主题词:农业 蔬菜产业 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党政网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