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07〕176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达市委发[2006]73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规划,突出中心站带招呼站建设理念,推进农村客运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我县“十一五”通客运村招呼站建设目标要求,逐步建设国、省、县、乡、村道公路客运招呼站,实现路通、车通、站点设施齐全,经济适用,便民利民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体系,切实满足农村群众出行的基本需求,现就全县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县2006-2010年通客运村招呼站建设规划目标,全县现有通客车行政村362个,建设招呼站总数为343个,分别在近4年内分期完成。2007年,以省道218线莲印至欧家段,县道竹石路莲印至金鸡段,竹庞路竹北至柏林段,以及沿线辖区村道为首批建设任务;2008年,以省道218线东柳至双拱段,国道318线,竹周路乌木片区境内,以及沿线辖区村道为建设任务;2009年,以石子、文星、周家和观音片区辖区内县、乡、村道为建设重点;2010年,以其他乡镇辖区内县、乡村道为建设任务。除按规划目标实施外,有条件的乡镇可提前规划建设。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村客运招呼站是道路交通重要基础设施,是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也是惠民行动的具体体现。随着农村公路网络的形成和车辆结构的调整,招呼站点建设应逐步与之相适应,达到路、车、站配套联运,逐步改变交通设施落后局面。各乡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在制定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时,按照建、管、养、运一体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投入,突出效果,加快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步伐;要把站点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努力完成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目标任务。
三、因地制宜,抓好规划建设实施
(一)农村客运招呼站要以本辖区公路通达客车条件为基础,在公路沿线合理布局规划与建设,重点场镇以客运站为依托,无条件形成客运站的应建设招呼站亭,达到“车归站、人归点”的目的。
(二)凡属不同等级公路沿线,应结合当地实际,农民群众习惯性较集中的上下客点设立招呼站,一般应设招呼站牌标志,重点地段应设(单向或双向)招呼站亭(站亭、牌式样图见附件1)。
(三)在实施公路建设工程中,应把途经主要上下客点纳入招呼站亭(牌)规划建设之中,力争达到“投资少、效果好”的目的。
(四)各乡镇要加大规划建设投入,积极吸纳民间资金,广开筹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并全面负责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
(五)各乡镇要积极着手规划建设。凡属2007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的乡镇,务必将《大竹县农村客运招呼站规划建设统计表》(附件2)于9月20日前报送县交通局(联系电话:6218543,传真6246331),并按当地规划于2007年10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凡属2007年后建设目标任务的乡镇,除有条件可提前建设招呼站外,其“规划建设统计表”应在当年2月1日前报送,建设竣工时间统一在当年10月1日前。
四、加快进度,努力实现目标任务
在规划和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点工作中,各乡镇、行业管理机构要充分调动建设积极性,争取政策支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一是各乡镇要把客运招呼站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早选址、早规划、早建设、早见效”,并做好上下协调;二是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建站补助资金,县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促进农村客运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各乡镇在实施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中必须按照统一标准逐个建设,保证建设质量。工程竣工后由乡镇申请,县政府组织统一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取消资金补助;四是将客运招呼站建设纳入县政府通村公路验收范围。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共识,明确目标,齐抓共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2007年和今后几年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附件:1、农村客运招呼站亭、牌或样图
2、大竹县农村客运招呼站规划设置统计表
二○○七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