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府办〔2007〕111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四川省2007年第二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四川省2007年第二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议纪要》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搞好灾害监测工作,抓好防灾抗灾减灾措施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四川省2007年第二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议纪要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川府阅〔2007〕45号
5月24日,省政府召开2007年第二次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议。省级有关部门、驻川部队、武警四川省总队的负责同志和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会议。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震局、省政府救灾办等部门负责人作了会议发言。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建军主持。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春旱、夏旱、地质灾害、大风冰雹、森林火灾、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情况,分析预测了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主汛期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干旱的发生发展趋势,提出了防灾抗灾救灾的对策措施。
会议认为,今年我省自然灾害的总趋势是先旱后洪,旱洪交错。盆地内有中等强度的夏旱,大部地区25天左右,局部地区达35天以上。盆地北部大部地区及东部的部分地区有25天左右伏旱发生。汛期期间盆地内有2-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有2-3次洪涝发生,盆地洪涝较去年明显,将出现较近几年偏高洪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清今年灾害发生发展的严峻形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协同配合,努力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农民增收。
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一)充分认清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
1.今春以来灾情严重。全省共有125个县(市、区)发生春旱,截至5月24日,全省又有72个县(市、区)出现夏旱;局部地区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损失严重。
2.今年旱情与去年背景不同。去年特大干旱从6月下旬开始发生,今年旱情是在去年特大干旱的背景下发生的,特别是今年发生的夏旱严重影响水稻栽插,有500万亩水稻等雨栽秧。尤其是盆地东部、北部、中部部分地区出现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的可能性很大,情况尤为严重。
3.去年汛期无汛,今年是旱洪交错,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较高洪水。
4.由于长期干旱,稍有降雨,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仅5月20日至24日,已死亡30多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进入主汛期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会更高。
(二)切实抓好当前各项救灾工作。
1.确保大春满栽满插。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扎实抓好大春抢种抢播,千方百计确保大春满栽满插。特别是全省等雨栽秧的500万亩水稻,要根据情况对其中一部分早下决心走旱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努力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农民增收。
2.确保旱区人畜饮水。各级、各部门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物资,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通过找水、提水、调水等办法千方百计确保旱区的人畜饮水。饮水十分困难的地区要继续采取送水措施。
3.切实抓好减灾工作。
一是搞好预测会商。气象、水利、水文、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地震、救灾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和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准确掌握旱情、汛情和灾情,省政府救灾办要适时组织会商,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二是千方百计增加水源。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根据大春生产情况积极做好输水、调水、管水工作;农机部门要全力做好提水工作;人降部门要加强天气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支持旱区群众抗旱。
三是加快实施“惠民行动”。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规划和投资,水利部门要抓紧,力争提前组织实施,确保受旱群众饮水安全;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快红层找水打井进度,提前发挥效益。
四是认真落实预案。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特别是防汛、抗旱和防范地质灾害预案要落实到位,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针对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极强的破坏性,及时启动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出席:省人大农委李隆春,省委农办伍正清,省发展改革委邓长金,省财政厅帅克,省农业厅赵世勇,省林业厅郭亨孝,省水利厅董军,省民政厅向军,省国土资源厅葛文彬,省交通厅赵海涛,省卫生厅杨勇,省气象局左雄,省地震局王力,省粮食局曾树林,省农机局姜庆芳,省畜牧食品局向伯先,省安监局梁晓丽,成都铁路局华明,省农水局抗旱办杨海,省水文局林伟,省政府救灾办杨静萍,省新闻办李志新,省防汛办吴壬生,省人降办张世林,省农气中心马振锋,省气象台陈洪,省护林防火办吴生才,省农科院李跃建,省红十字会汪方,省植保站刘可,省森防总站杨佐忠,省电力公司唐世民,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邓伟,武警四川省总队袁杰,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冯文金,省公安消防总队田国勇等。
(省政府救灾办整理)
主题词:农业 灾害 趋势△ 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党政网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