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县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3-14
点击数:人次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特向社会公开大竹县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个方面内容。本年报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大竹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818—6236777。

  一、概述

  2017年,我县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落实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和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服务宗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深化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互动,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下发《大竹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达州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积极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监督检查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突出公开重点。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懂。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一周一更新、一月一监测、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全力打造透明政府

  一是健全工作规范。按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不断细化完善政府网站功能,提升政府网站建设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日常网站信息发布审核、读网等运维管理机制,促进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二是强化网站内容保障。安排专人负责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严格采集、审核、报送、复制、传递等环节程序,确保网站内容信息公开准确、及时、规范、完整。三是强化网站安全管理。加强网站日常巡检,做到网站安全预警性管理和日常性安全隐患排查,防止失密泄密等网站安全事故发生,网站数据均每天异地备份,有效保证政府网站运行畅通。

  (三)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全力打造满意政府

  一是规范依申请。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的原则,对群众提出的申请诉求第一时间确认依申请公开的办理主体并登记在册,办理过程实时跟踪,办理结果限时反馈。二是加强舆情回应。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明确落实回应责任,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积极回应。三是加强热线信箱办理。不断完善“热线信箱”办理工作机制,严格办理程序,做到群众反映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信息公开情况。从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38600条,其中:概况信息386条,总结计划信息322条,规范性文件信息22条,工作动态信息33609条,人事信息216条,财政信息1150条,行政执法信息279条,其他信息9476条。

  (二)信息公开形式

  1.政府网站。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坚持把县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要求,及时维护和更新政府信息,切实做到公开内容全面、规范、真实、及时准确。

  2.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各办事窗口和公告栏、触摸屏查询系统上,及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信息,包括行政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提供办理状态、结果实时查询。全年接待公众查询42000余人次。

  3.公共查阅点。2017年县档案馆接待公众查阅7853余人次;县图书馆全年接待查询36000余人次。

  4.新闻媒体及其他。通过各地各部门政务公开栏,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同时,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共发布信息654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县在网站上提供了依申请公开的办理流程、制度、表格下载等服务。2017年度收到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31件,按时办结31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均为免费提供,未收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情况

  我县2017度受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行政复议案11件,没有发生行政诉讼案和各类申诉案。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深化。少数单位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政务公开对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把政务公开看作是一项事务性、阶段性任务去应付,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公开力度有待加大。部分单位信息公开较多,但涉及公众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和政策解读等信息公开明显不足,公开内容单一化、表面化,回应群众关切有差距。三是公开程序有待规范。部分单位缺乏保密审查环节,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目录分类杂乱、公开内容与目录说明不相符、信息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四是队伍建设有待增强。部分单位没有政务公开专职人员,一般都是办公室人员兼职,且人员变动频繁,常常导致工作脱节,工作处于“推一推,动一动”的局面。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的受理、保密审查、考核办法等制度,切实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五公开”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财政资金使用及“三公”经费、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使信息公开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的需要。

  3、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