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水务局对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遏制用水浪费,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着力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全县所有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取水户制定年度用水计划,根据年度取用水控制指标,对年度用水量实行总量管理。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前置条件,对取水量达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从水资源角度对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提出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
二是实施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严格执行大竹县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完善各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度。逐步落实大竹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的各项措施,规范各行业用水行为,采取有力的节水措施,合理抑制用水量的过快增长。以加强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为目标,积极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作,提升灌区输水效率。
三是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加快推进环保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重点建设河库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等,减少污染物入河量。严格控制各水功能区入河排污总量,对大竹县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实行限批,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实行限批。狠抓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对全县河流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工作,联合环保部门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从而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保障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