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第二小学是县教科局直属的、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竹乡名校。自2018年以来,该校在贯彻落实大竹县“六进校园”活动部署的过程中,紧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点内容,“三驱齐动”让国学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新亮点和新特色。
探索德育路径,让戒尺进入课堂
该校现有在籍学生三千余人,其中,农村学生两千有余,留守学生人数一半。由于很多孩子都是老人在带在管,因为隔代教育的问题,因为家庭教育跟不上,因为家校之间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共育格局,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非常糟糕,而且是屡教不改。为了优化德育成果,为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学习、守纪律、懂规矩、知敬畏”的好习惯,该校经反复酝酿、会议研究、征求意见和精心部署,以“不昧教育良心,做有良心教育”的博大情怀,以“对每个孩子负责、每个家长负责、每个家庭负责”的责任担当,开全国之开河,于2018年3月在全校部署开展了“让戒尺进入课堂”活动。“让戒尺进入课堂”,即参照旧时私塾先生管教学生的模式,由学校给各年级各班各配备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戒尺,如果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认真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等,老师就可以动用戒尺对学生实施轻微惩戒,以达到让学生认识错误、改良习惯、心存敬畏、勤学上进的目的。对违纪违规的学生实施轻微惩戒,该校明确了“一请二问三惩四慰”的方法步骤。为了避免体罚事件和失手伤害学生的情况发生,该校对使用戒尺的场所和人员、实施惩戒的部位和尺度等注意事项都作了具体规定。
该校开展的这项活动,经省、市、县主流媒体(尤其是华西都市报和四川新闻网)宣传报道后,新浪、腾讯、搜狐、百度、网易和人民网等全国知名媒体和上百家地方网站迅速跟进,并对主流媒体的新闻通稿进行了转载和热评;《中国教育报》还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发起了网友投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53%觉得应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在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及影响推动下,2019年7月,“教师惩戒权”被写进了中央文件。另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即将修订的《教师法》将正式明确教师惩戒权。
新树特色品牌,让诵读响彻校园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竹县第二小学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在该县教育界一直是赫赫有名。但是,由于学校层面暂时无力改变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学校而今的办学条件尤其是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学校原有的一些办学特色也已光环暗淡。新形势下,面对办学过程中的激烈竞争和很多问题,在一如既往抓好基础教育和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努力与创新,打造新的特色教育品牌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该校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在贯彻执行大竹县“六进校园”活动部署的工作实践中,该校领导班子经外出学习考察、立足校情分析、反复酝酿讨论、集体研究决定,于2019年3月向全校发出了《关于扎实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的通知》,从此,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目的的经典诵读活动被纳入该校课程并火热开展起来,而且很快成为该校工作的新特色。据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逢春介绍,长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育人理念是:在孩子13岁以前,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成长阶段,学校通过引领诵读、让孩子反复诵读直至形成记忆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饱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典籍,让他们打小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使他们在长期的阅读坚持和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加识字量、词汇量和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水平、道德情操和气质修养。据悉,该校近期还将启动“论语一百”读书活动,即全校师生用整整一年时间,将《论语》的20个篇章每章诵读一百遍;明年的五六月份,该校还会对全校开展“论语一百”读书活动的情况进行成果展示。“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我始终相信:做难事必有所得。”在谈到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沈逢春言辞铿锵地如是说。
厚植育人根基,让文化成为风景
文化润校,是该校现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治校方略之一。不断丰富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经典诵读课程、校园文化打造和主题活动开展上来,使学校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使校园的文化气息随处飘散,这是该校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的真实做法。一是经典诵读常态进行。每周一的第一节课和每周一至周五的早读课时间,整个校园会同时响起诵读国学经典的琅琅读书声。除了学校规定的诵读时间,全校师生还充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特殊天气下的大课间时间、课后服务的些许时间以及放学后的在家时间或假日时间,组织诵读或自行诵读国学经典。“晨读、午诵、暮吟、晚温”,全校师生天天读书打卡,老师们在“教师读书群”里交流读书心得和晒读书成果,已经成为常态。每周的周六和周日,是学校规定的亲子诵读时间,每周的这一两天,学校的大会议室都是座无虚席,父母利用周末时间陪同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已成为学校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二是校园文化提档升级。今年暑假,该校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升级打造。升级后的校园文化,既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凸显了古色古香的风格。步入校园,映入眼帘并让人耳目一新的,既有《声律启蒙》《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劝学》等国学篇章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醒目大字,也有镌刻了至圣先师名言警句的文化石和展示“二十四孝”传说故事的文化牌,还有教室内外呈现传统文化的师生字画、班级名片和氛围壁挂。三是主题活动经常开展。该校经常性地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诸如书法、绘画、剪纸、歌咏等比赛和手抄报评比等大型活动。启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后,学校除了不定期地利用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后的班级文化展示时段展示活动成果,今年5月还举行了一次经典诵读千人展示活动,场面堪称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