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主动回应群众的诉求期盼,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秩序,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竹县公安局深入辖区各路段路口,结合交通实际情况,开展实地调研,认真分析研究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难点,对症下药,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和方法,全力破解“停车位少,停车难”问题。
抓违法+严整治,规范停车秩序管理
一是集中整治乱停乱放,针对车辆违法停车重灾区,增强日常路面巡逻频率、联合整治、集中整治等方式,不断加大违法停车行为整治力度,同时以科技手段为助力,加上今年增设3处,共12处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对违法停车行为实现全天候打击,5月以来共查处违法停车行为5000余起,预计在2020年11月底前,在城区主、次干道,新增38套违法停车自动抓拍设备,实现城区“违停抓拍”全覆盖,形成强大震慑力;二是集中“清理僵尸车”,逐点逐路对城区“僵尸车”实施拖移清理,确保路面畅通,切实形成严查、严管、严处的高压态势;三是集中清理违规安装“地锁”顽疾,对城区所有主要道路、背街小巷违规安装“地锁”集中铲除,共取缔违规安装“地锁”140多个。
抓建设+活利用,整合停车资源供给
一是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5月15日,政协大竹县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县级部门及单位召开以“合理利用护城河改道及第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剩余征地面积建设公共停车场”为主题的“有事来协商”一商量好办事现场协调会,将竹阳社区、高峰社区剩余已征收土地20.525亩用于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城区停车位少、停车难问题;二是盘活资源,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联合住建等部门对城区小区地下停车场进行摸排,引导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对外开放,目前有“名豪国际”地下停车场、金利美家居地下停车场等11个小区地下停车场对外开放,可提供2482个停车位对外开放;三是推进智能城市停车管理系统建设。联合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引进智慧停车平台和停车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智能城市停车管理系统建设。
抓规划+重调研,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一是强化停车泊位建设,在刘家坝、煌歌等道路,合理规划设置200余个小型汽车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最大化程度满足群众出行停车需求;二是排查整改交通设施,针对不同的路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重点对“行人过街绿灯时间短”、“闯红灯违法多发”等路口的信号配时和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各类交通设施齐完善,标识、标线规范、醒目,最大限度的优化道路通行条件;三是合理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在大竹中学校本部至二中路段限时(11: 40-12:30)禁止机动车通行,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时间,禁止车辆出入,确保师生出行安全畅通,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行车难、停车难的现状。
抓思想+广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面对面宣讲,大队利用日常执勤执法活动,驾驶人到车管所办理车管业务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时机,大力宣传整治措施、交通法律法规等,使群众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危害,引导其安全文明出行;二是开设文明交通大讲堂,组织民(辅)警深入到社区、企业、农村、学校等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讲解交通法律法规,引导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守法安全意识;三是以案说法,交通违法“大曝光”。在大竹电视合专门开设了曝光台,每天曝光违停车辆20台,同时制作了6期整治专题节目进行“大竹交警”双微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