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期盼,县公安局按照“广纳民意、分类排查、重点整治、示范引领、全面规范”的工作思路,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建议,深入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净化大竹县城区道路交通秩序。
精心组织,有力协调推进。一是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了“城区红绿灯、道路标线设置不合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整治方案,细化了整治目标、步骤、方法,绘制出整治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推进整治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压实责任。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体民警、辅警务必充分认识开展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使人人心中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三是强化督导。大队领导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纳入年终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确保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达效。
摸清底数,推动规范管理。一是研判分析。组织相关人员对城区重点路口路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辖区交通信号灯配、交通标线设置情况进行梳理和研讨,切实推动责任落实,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二是深入排查。完成了对大竹城区22个红绿灯的路口的排查,摸清了路口总数、信号灯总数以及禁令、指示等重要标线总数,完善了城区各路口的交通流量、道路条件、信号配时方案等基础信息,以便清晰掌握问题,及时整改优化。三是科学配时。建立交通信号精细化配时方案,根据道路交通流早晚高峰、平峰、夜间及过渡时段的变化规律,精细划分控制时段,设计符合各时段交通流运行特点的配时方案,并结合节假日、不良气象条件预置特殊控制方案。
边查边改,盯住问题焦点。一是部门联动。针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实地勘察、现场分析排查,及时解决交通设施不到位、不合理导致的交通安全隐患和执法争议,对发现和清理出的问题,加强部门协作,逐步推动问题整改到位。目前,发现有问题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25处,其中针对“行人过街信号时间不足”的问题,交警大队协调住建局决定在“凤凰城”、“六号桥”路口增设“二次过街安全岛”,针对“交通隐患大、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已向政府请示在财富中心、肉联厂、国道外迁等三个交叉路口建框架式交通信号灯。二是定期维护。建立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定期排查维护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定期维护工作,发现交通设施损坏、灭失、缺少的应及时修复、补充和新增,交通标线磨损、缺少的应及时施划,道路交通条件发生改变时,应及时调整、优化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设置。三是示范引领。充分利用所打造的2条示范路(东大街、建设路)或者1个示范点(金利多路口),展示优化完善交通信号设施对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规范通行秩序的成效,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交通设施整体设置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注重回访,倾听民生民意。一是温情回访。对照群众诉求反馈清单,限期整改,逐一销号,2021年3月,我局按期完成了对一季度137件群众诉求的回访反馈工作,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倾听民生。建立健全交通信号设施意见建议的反映和反馈机制,通过微信、微博、大竹电视台等渠道,全方位听取交通参与者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媒体以及其他部门提出的交通信号设施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回应。三是广泛宣传。让广大市民知晓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看得明白、听得懂,全面覆盖、家喻户晓,迅速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攻势,切实减少整治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