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把人居环境整治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全镇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强力度、见实效、保长效、群众性、提觉悟、促文明的全域无垃圾集中攻坚综合整治活动,基本达到视野内无垃圾,镇村容貌明显改善,群众参与度明显提高。
一是持久宣传,突破观念转变难的瓶颈。今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召开18余次村组院落会议,以各村包村领导为组长,到各个小组、院落宣讲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工作安排,明确责任,传导压力,从镇村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入手,破除“农村环境卫生历来就差”的错误观念,增加了改善农村环境的决心和信心。此外,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等重点工作深度结合,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面对面口头讲解400余人次。
二是合力整治,突破深度清理难的瓶颈。探索建立以点带面、纵深推进的工作措施,先从街道、村内主干道、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始,利用公益岗位、动员帮扶干部带头开展日常清洁维护,逐渐将清理范围扩大至农户庄前屋后。截至目前,镇政府与各个农户都签订门前“三包”协议,为生活聚集区配备垃圾箱30多个。全镇6个村共动员人力600多人次,全面清理了路边、沟边、房屋.周围以及田间地头的生活垃圾、废旧地膜等,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三是创新机制,突破效果保持难的瓶颈。针对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倾倒牲畜粪便花费众多人力、物力整治的环境卫生难以长期保持问题,镇政府以各村党组织书记为责任人建立了书记月巡查制度,利用书记遍访的机会,联合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人员,不定期开展走村入户,发现垃圾清理不彻底情况,立即拍照取证,并在全镇及各村的公示栏实时公开,倒逼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农村环境卫生能常清理、长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