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抓大又盯小,观音镇换新颜
来源:大竹观察
发布日期:2021-12-27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大竹县观音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高位推进、高效整治、高压监督的“三高”模式,抓重点、破难点、疏赌点、治痛点,镇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一、坚持高位推进,指挥体系高效“有力”

观音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宜居观音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注重思想统一。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5次,亲自督导检查10余次,推动各方思想高度统一、有效凝聚治理攻坚合力。二是注重统筹推进。成立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观音镇202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观音镇城乡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落实镇级领导包片包点整改责任制、“台账式管理”和“销号落实制”, 配置场镇专职保洁人员35人、村组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156人,清运车辆2台,清运工具50套、手推车35辆,垃圾桶250个,明确整治内容、目标、措施及完成时限,高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序落实落地。三是注重宣传引导。集中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大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横幅标语、入户走访、坝坝会、微信群、短信、中小学生“大手牵小手”等宣传方式,引导群众形成参与环境治理、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出动宣传车4辆、驻村宣传队22个,推送微信消息820条,召开坝坝会330余场,宣传受众达3万余人次,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氛围逐渐形成。

二、坚持高效整治,管治措施扎实“给力”

一是合力“治脏”。逗硬落实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前三包”及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四定”包干责任制,设置“四定”人员40人,制定、张贴“门前三包”公示牌1700张,签订责任书2000余份,整治卫生死角141处,清运垃圾4000余吨。二是强力“治乱”。成立巡查整治专班,建立“一日一巡”工作机制,累计共出动巡治人员7000余人次,清理“牛皮癣”小广告3700余处、破旧横幅标语150余幅、乱堆乱放550余处、整治场镇违规撑杆达棚600余处、违章搭建20余处,规整车辆乱停乱放10000余起。三是竭力“治尘”。坚持“源头控制、系统治理”,大力推行工地施工标准化、围墙景观化、管理规范化的“三化”建设及“六必须六不准六个100%”,全年督促整改建筑工地66处、物料堆码场所100余处,整治垃圾渣土运输6000余车次,巡查制止秸秆杂草焚烧220次。四是全力“治水”。全面改善提升污水收处设施,大力开展 “清河、护岸、净水、保水”专项行动,先后谋划实施场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污水管网三期(含雨污分流)工程等大小项目9个,改造升级污水主管网830米,建设污水入户支管网9000米、湿地公园18000平方米,提升污水处理能力750吨/日,关闭下游小水电站1个、临河养殖场7家,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400余吨。

三、坚持高压监督,督导落实从严“助力”

一是严督查。组建联合专项督查小组,定期督查、择机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责任工作落实不到位情况,及时下达整改指令,实现通知要求实时下达、问题隐患实时反馈、信息方法实时交流、整改落实情况实时上报,全年印发情况通报11期、整改督办通知书5份。二是强考核。建立“周督导、月通报、年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督查、交办、回访“三步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镇属各部门、各村(社区)管理责任主体意识,推动形成齐抓共管、依责履职、联合治理的强大合力。三是重约束。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辖区群众的约束作用,建立完善村级、镇级卫生庭院、卫生家庭、卫生单位星级评比制度,建立卫生不达标家庭惩处制度,促进社会最小单元自觉维护良好卫生形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