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聚焦重点强管控 全力冲刺创文迎检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17
点击数:人次


为进一步推进“创文”交通管理工作,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交警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有关“创文”工作指示要求,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对照标准、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

一、高标准部署推动,紧抓落实不放松。一是思想重视,精心部署。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体民警、辅警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麻痹、松懈思想,认真落实好各项交管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创文”的交通管理工作中去。二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对辖区交通秩序乱点、堵点、事故多发点进行了梳理,结合以往“创文”工作经验,制定《大竹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划分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科学制定管理措施和工作勤务,提高“创文”期间交通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聚焦重点,强化督导。大队领导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靠前指挥,带头一线执勤,对标创文实地考察内容,就农贸市场、学校、主次干道和主要路口等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

二、高强度秩序整治,严查违法不放松。一是优化勤务,全警出动。采取“高峰保点、低峰巡线、延时执勤、疏堵保畅”等勤务模式,以城区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作为重点,强力整治酒驾、超载、超速、涉牌涉证、“车窗抛物”、乱停乱放、电动车非法营运以及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翻越栏杆等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净化辖区道路环境,进一步提升交通整体通行效率。二是智慧赋能,精准防控。在创文迎检秩序整治中利用智能抓拍设备,抓拍录入违法停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切实压缩执法真空地带。三是部门联动,治理顽疾。主动与综合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协作,联合治理僵尸车、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顽疾”,同时充分发挥属地网格管理优势,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打好组合拳,在背街小巷设置联络员,加大流动巡逻和静态管理力度,确保交通管理“无死角”。今年以来,查纠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8000余起,其中酒驾137起,无证驾驶38起,货车超载118起,面包车超员128起,不戴安全头盔98起。

三、高质量优化完善,夯实基础不放松。一是排查整改,消除隐患。严格排查整改交通管理基础设施,巡检巡查辖区内道路标志标线、导向标志、道路路面、隔离护栏是否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破损、老旧等情况,一旦发现辖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存在问题,能修复整改的立即修复整改确保标志标牌设置清晰、传递信息明确、道路路面完好,减少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完善设施,提升效率。持续推进“主城区单循环”项目,落实机非分离设施建设,有序改造提升主次干道机非分离设施和道路标识标线,不断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进一步减少交通拥堵现象。三是智能升级,科技治“堵”。完成对城区16个主要路口智能化改造和相应平台建设,实时监测路口交通运行状态,发现警情,及时进行指挥调度警力迅速疏导处置,适配调整沿线交通信号配时方案,实现路网交通流的最优化“绿波”效应,确保道路畅通。今年以来,增设人行道隔离护栏5000余米,对10余条重点路段施划了标识标线,增设、更新各类交通标志20多块,对竹阳北路、邮车站、六一桥、财富中心等重点路段、路口进行了优化改造。

四、高频次宣传警示,教育引导不放松。一是执法宣传相结合。要求执勤人员在交通违法整治的同时,广泛宣传安全行车、安全乘车常识,集中曝光春运期间易发多发的严重违法,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营造广泛的交通安全氛围。二是户外宣传全覆盖。在交通诱导屏、客运站场、广场等人流聚集场所,以及城区主干道沿线,客货运输企业、社区、驾校、学校等单位,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发布交通安全宣传视频,设置固定式文明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派发宣传单张等,充分发挥阵地宣传作用。三是媒体宣传树形象。围绕创文攻坚工作重点,抓住群众关心的特点话题,重点宣传公安交警部门解决群众“停车难、交通堵、违法多”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举措,主动邀请主流报刊、电台记者随警作战,积极开展创文工作的正面信息,并曝光典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案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受众面。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2次,发送安全提示信息30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