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1日期间,大竹县乡村振兴局积极召集全县31个乡镇(街道)、24个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业务工作人员,分3个批次开展了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业务工作培训。
会议上,详细讲解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范围、风险排查要求、审核认定程序、落实帮扶措施和长效动态管理等工作步骤及要点,重点对具体业务工作从操作层面上进行细化、梳理和探讨。同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乡村公益(公共服务)岗位、到户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范围和程序、资金补助标准和拨付、项目过程监督和管理等政策进行解读。
会议要求,一要明晰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县农民收入增速、全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基础上,逐项推进政策分类优化调整,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平稳过渡;把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具体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省市县级先进乡镇和示范村,积极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二要厘清目标任务,精准抓好工作落实。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3月18日前,围绕建档立卡脱贫户、防返贫监测对象2022年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情况逐户逐项,开展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核查工作;4月底前,对所有农村人口,及转为城镇户籍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年度集中排查。同时,抓好脱贫人口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增收,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不低于55%,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高于2021年,就地就近就业比重逐步提高,实现有脱贫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三要压紧压实责任,保障排查工作成效。各乡镇(街道)一把手要亲自负责,亲自把关,层层压实责任,统筹整合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等各方力量来推动落实此次排查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对照排查内容,认真研判,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不遮掩、不隐瞒,对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对排查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要及时按程序认定,纳入监测帮扶;工作中要解决“留迹不留心”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防止人为控制规模、搞“体外循环”,也要防止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放进来,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应帮。同时,还要把问题短板查清楚,坚决整改到位,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翻烧饼”,对因工作开展不力而出现问题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