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探索“243”乡村振兴工作新路径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2-03-24
点击数:人次

​​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头等大事。大竹县乡村振兴局围绕县委“1245”总体部署,制定“243”乡村振兴工作新思路,努力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突出两个专项,坚定不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专项工作。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在3月18日前,围绕建档立卡脱贫户、防返贫监测对象2022年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等情况逐户逐项进行核查,进一步深入细致查找问题、短板、对症施策制定解决措施,全面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专项工作。组织各地各部门以家庭为单位,4月底前,对所有农村人口,及转为城镇户籍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年度集中排查。同时对脱贫户“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新发生的问题,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公益岗位、扶贫车间等方面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核实销号。

二、抓实四大行动,尽心竭力办好“增进民生福祉”实事

一是抓实巩固拓展行动。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严把对象排查关、识别认定关、帮扶落实关、风险消除关,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二是抓实稳定增收行动。抓实脱贫人口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衔接资金投入、到户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完善;抓实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促进转移就业、就地就业、就近就业;抓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好组织建设、发展壮大、风险防范。三是抓实建设治理行动。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夯实乡村建设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和谐善治乡村建设。四是抓实资金项目行动。以非常之心抓好项目谋划,2022年全县到位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1302万元,将继续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性支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雨露计划”等政策性项目;以非常之力抓细项目建设,计划3月底前完成项目开工前期准备,4月底前完成项目采购并全面开工实施;以非常之举抓强资产管理,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并做好2021年衔接资金和整合资金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

三、强化三个保障,全力以赴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厘清职能,理顺关系,加强队伍建设;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和详细解读,加强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正面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良好氛围,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推广。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目标,合理规划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合理做好项目资金安排;深入发动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并继续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三是强化纪律保障。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扎实开展“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为契机,强化项目、资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监管,并组建督导小组,对全县乡镇(街道)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项目管理运行等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切实提升工作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