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我县召开了临空铁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会暨专家评审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黎主持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姝姝、县级工作专班成员及专家评审团参加了会议。
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黎传达了全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暨审议第一批次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案专题会议精神,听取了《大竹县临空铁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成果汇报,参会各部门及乡镇就现阶段临空铁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初步方案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专家评审团对《大竹县临空铁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进行了研讨和审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该编制成果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对未来15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发展要素、空间布局、实施路径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会议指出,片区规划要契合未来发展形势,围绕底线、边界、红线,深入思考谋划近期规划、长期规划、远景规划,科学把准未来发展趋势,综合确定片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管控指标体系,切实把群众意愿、诉求纳入到规划中,以高度契合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片区规划要优化空间布局,根据片区区位、产业基础、人群结构,整体考虑片区内的水、电、气、路、信息、污水、垃圾七大基础设施要素,有效配置片区资源,不断优化选址与布局,注重城乡融合,上下互动。片区规划要充分挖掘潜力,坚持“突出长板作示范、做实短板兜好底、做大中间强整体”理念,依据当地资源禀赋,突出重点产业发展,激活片区发展内生动力。片区规划要规避资源浪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闲置房屋、闲置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当地资源。
会议强调,片区规划要实现“三生融合”。在生产上,要综合考虑片区的自然传统、资源禀赋、种植习惯和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配套包装以片区内循环为支撑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包装策划“一村一项目”品质。在生活上,城镇规划要画出边界和红线,中心镇做好加法,其他镇据实做好减法,根据科学测算城镇的人口走向适当留白;要注重合理规划村庄居住点用地性质,解决好相应配套设施,保障居民现有建房空间,通过精准测算,合理规划建设用地,保障城镇建设需求。在生态上,要依托片区内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特色文化等优势,有意识的策划好大生态和小生态,精心做好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项目包装;充分考虑未来乡镇区位、产业基础、人群结构等因素,突出考虑人口因素,科学预测未来5到10年片区的人口流动趋势,统筹做好片区规划设计的“加减法”;把握好行政区、经济区及不同功能片区的划分标尺,特别是中心镇与其他镇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推动中心镇和其他镇错位配置、相互补充,确保片区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整体考量用地平衡和人口平衡,以2025 年、2030年、2035年三个周期为节点动态测算,盘活用好闲置土地,做到土地有增有减、自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