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中,大竹县审计局立足一个“早”、突出一个“实”、谋划一个“强”,深化作风整顿,紧扣主责主业创新举措砥砺前行,大力营造争一流、创佳绩的浓厚氛围,推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立足“早”字起好步
安排部署早。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制定《大竹县审计局机关干部“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分工,统筹推进活动开展。
学习教育早。班子成员带头学。党组班子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先学深学,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活动日”等,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省委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要求,市委、县委关于“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的部署安排。搭建平台拓展学。组织机关干部充分运用“大竹先锋”“学习强国APP”等进行线上学习。同时,以股室为单位开展“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你抢我答”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
查摆问题早。通过对照清单主动“寻”、开门纳谏广泛“集”、明察暗访深入“查”等多种方式,全局干部职工梳理形成205条的大竹县审计局“四心”作风问题负面清单。
二、突出“实”字勇担当
问题整改实。机关全体干部主动认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实实在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实行清单 责任 销号管理,倒排工期,把握时间节点,切实把整改事项一项一项抓细抓实。聚焦长治长效,把整改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持续抓好“当下改”和“长久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和巩固整改成果。
依法审计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署、四川审计厅、达州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审计工作。关注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粮食安全、公共资金资源资产情况、民生实事实施情况、乡村振兴、领导干部责任履行。
廉洁审计实。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贪腐换不来幸福》、专题学习《警示录》《因交友不慎被(围猎)的年轻干部们》,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四心”作风教育整顿集体谈心谈话,从“小处”着手,细节着力,开展“三慎”(慎抓“小思想”、慎入“小圈子”、慎对“小作风”)教育,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明廉洁审计纪律,教育干部职工坚决不碰“红线”,不越“底线”,扬正气、树新风。
三、谋划“强”字开新局
党建强审。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审计本领,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部署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新时代审计工作职责使命;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自觉站在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谋划推进审计工作;严肃执纪问责扛起审计担当,坚守纪律底线,高举纪律戒尺,加强与县纪委监委工作联系,让纪律审查生威发力。
改革强审。坚持审计“两统筹”,强化审计力量与审计资源整合,深化上下联动审计和县交叉审计,打破股室界限,整合全局力量,构建审计工作“一盘棋”格局;在全局选拔4名优秀年轻骨干成立青年审计突击队,发挥示范标杆作用;推动乡镇(街道)“片区审计站”建立,加强企业指导督导,创建“内部审计人才库”,强化村级财务,“三资”的监督管理。
质量强审。从严审计标注新高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职责,紧紧围绕审计目标,强化风险防控,提质提效,尽责担当,精心培育打造优秀审计项目;聚焦整改推出硬举措,强化审计整改督查,推进审计整改“对账销号”,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科技强审。建立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高标准打造大数据审计实施条件配强人员,坚持业务主审和计算机主审“双主审”制;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及完整性,推广“大数据筛查 迈脚步核查”工作模式,实现“全覆盖”与“抓重点”有机统一;拓展数据分析深度覆盖面,突破专业界限,强化多维分析。 人才强审。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好“审计微讲堂”,开展“人人上讲台”“集中培训月”等活动;统筹全局业务精湛的“老审计”一对一“传帮带”年轻审计干部;强化“三能”(能查、能说、能写)建设,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四、硕果累累创佳绩
典型案例查处有亮点。对大竹县人民医院、大竹县第三小学2020年财务收支情况开展了审计,同时对卫健系统财务收支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审查了各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入账的完整性,通过审计发现,县人民医院收费员涉嫌私吞医院资金200余万,已移交大竹县监察委员会处理。
项目审计监督有力度。加大对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审计监督力度,重点关注项目运行管理资金是否落实、要素保障是否到位、建设程序是否合规,全年共审计政府投资项目36个,送审金额76896.0817万元,核减工程价款2504.2794万元。
国有资产审计有深度。对《大竹县东湖大酒店有限公司2005年1月至2020年10月财务收支专项审计报告》进行了复核,防止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