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竹县公安局东柳派出所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公安服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公安职能,探索实施“园区警务”新模式,全警全力为辖区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四并”举措不断巩固和提升护航园区企业经济发展“加速度”。
一、导航与护航并重,筑牢忠诚为民“枫桥堡垒”。东柳派出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导航”,以“党建促队建,队建促服务”为准则,凝聚企业党心,筑牢“枫桥堡垒”,通过党建引领,护航园区企业发展。一是坚守为民服务“桥头堡”。以建设“最强支部”为动力,采取“5+x”支部工作法、党支部“6 6”工作机制,多批次、多形式,组织全所民警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广泛开展内涵研讨,确保每位民警准确领会“枫桥经验”的精髓要义和新时代新要求,以“枫桥经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念响廉洁公正“紧箍咒”。将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和执法规范教育相结合,始终把廉洁从警、预防腐败、规范执法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定期组织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公安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开展重温入警、入党宣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队伍不出问题。三是架实警企共建“连心桥”。将党建引领融入安商助企的日常工作中,对接园区各企业党支部,确定1名党员作为平安专员,开通“微信党支部”,线上线下齐发力,架实警企“连心桥”,让企业党支部真正成为红色“枫桥堡垒”。
二、联动与调解并行,构建多元调解服务平台
东柳派出所坚持“小事不出园区、大事不出辖区”的原则,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创新构建“1+x+3”多元化“调解平台”。一是设立驻企警务室。“1”即在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驻企警务室,专职负责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各项矛盾纠纷排查和简单警情处置工作,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指导企业落实“人防”“物防”措施,保障企业发展安全。对企业保卫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今年来,共开展业务培训20余场次。二是组建纠纷联调队伍。“X”即由多个企业负责人、治保负责人、信息员、安全员信息及专职社区民警构成联动排查队伍,围绕园区开发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入园企业、劳资纠纷、债务纠纷、裁员减单等进行全面梳理,及早发现企业内部不稳定苗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源头化解。今年以来,通过纠纷联调队伍搜集排查情报信息70余条。三是落实三项调解机制。“3”即指评估、落责、化解三项调解机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评估定位,追溯源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责任民警和责任领导落实职责任务,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都有专人负责承办,防止出现“漏办”、“不办”的情况发生。“警、企、民”联动调解,对可自行调解的单一矛盾纠纷由民警、企业干部、园区管委会、村社干部和乡贤联合疏导教育和规劝;对涉及刑事案件、交通管理等其他警种的矛盾纠纷移交有关警种,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对因经济发展出现的经济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尽快解决。今年来,成功协调处置矛盾纠纷近40起。
三、打击与防范并进,织密园区共治安全网络
东柳派出所持续聚焦园区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严抓打击、严密防范,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强化风险防范预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帮助企业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填补企业主体内部管理的各类漏洞,开展好企业的防自身犯罪、防外部侵害、防内部职务犯罪等工作。与园区企业建立横向联动,实时收集涉及企业内外部情报信息,将公安情报和企业情报有机整合,多渠道、多角度综合分析研判,挖掘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掌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及时化解各类涉企不稳定事件和苗头。利用广播电视、街道宣传、警情通报、校园法治讲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火防盗、防邪防骗、禁毒教育等防范知识,增强园区内部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自防意识。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引导企业员工学法、知法,到企业宣传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展防范知识宣传讲座。今年来,先后组织开展110、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12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7次。二是完善联勤联动机制。创新“警力+保安+治保”巡防机制,依托企业警务室、企业保卫部门、村社治保委员会为载体组建联巡联防队,建立凌晨时段、案件高发时段、节假日“三必巡”制度,推行治安联防、警务联动、巡逻联勤,实现巡逻防控无缝对接,扩大防控范围,降低发案率,提高出警、处警先期处置效率,为园区企业和项目业主提供安全屏障。构建“智慧园区”,在重点单位、重点地段等建立信息防范联络网点75个,建成“天网”监控探头325个,“雪亮”工程监控探头645个,实现“车过留痕,人过留影”。三是严查涉企违法犯罪。针对园区企业众多、务工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强,侵财类案件多发的特点,东柳派出所积极在打击破案上寻求突破,摸清形势,搜集线索,密切关注涉企违法犯罪新动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涉企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盗窃企业财物、破坏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管理与服务并举,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始终以企业和务工人员的所需所盼为导向,坚持“管家式服务”理念,以亲企、利企、护企为重点,积极优化服务举措,创建“123”服务工作法,主动将服务前置,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一是树立一个目标。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树牢“人人都是政府形象、人人都是联系纽带、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理念,实现让人民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的阳光服务“三少”目标。二是开辟二个通道。为企业办事开通“绿色通道”,延伸管理、服务触角,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和便民利民措施,为企业员工提供上门服务和周末“不打烊”服务,主动解决企业员工需求。今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为企业员工办理居住证129张。开辟法治宣传“微”通道,针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分布面积广、单位数量多、负责人难聚拢等特点,建立企事业单位微信交流群,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定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防火、防盗及各项法律法规的宣讲。三是落实三项制度。东柳派出所建立《便民服务措施》《投诉倒查》等工作制度,要求全所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细化措施,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定点到位,实行谁的责任区谁负责,谁的责任区出问题问责到谁的原则,严格履行岗位责任。落实考核机制,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目标考核细则,逗硬奖惩,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升民辅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推动“园区警务”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