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根据中共大竹县纪委等5部门《关于扎实开展全县治理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问题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竹纪综〔2022〕184号)精神,结合石子镇民政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使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享乐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移风易俗、除旧树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此次专项行动从2022年7月开始至2022年12月基本结束,并形成长效机制,长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自治作用,提升城乡治理水平
1.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按照《关于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进一步加强村(居)民自治工作的通知》(竹村自治办〔2021〕3号)要求,指导各村(社区)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要专门制定红白喜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其中,并将倡导“零彩礼”、反对高价彩礼,倡导红白事简办文明办、反对大操大办等纳入规约内容。原则上每年 3 月底前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审查备案,并提交“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https://zqsq.mca.gov.cn/)。
2.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强化村(社区)红白理事会作用,及时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自治制度,并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要将结婚、丧葬、生育、升学、生日、乔迁、入伍等喜庆事宜、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以及在“县建成区内”违规办理丧事活动等列入《红白理事会章程》;严格红白事宴席审批备案制度,对申办宴席桌数、礼金数额等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处理。
3.发挥“红黑榜”作用。坚持自治为基础,健全村规民约
(居民公约)“红黑榜”制度,建立违约处罚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纳入红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对违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纳入黑榜,不得参与评先选优,并按照有关约定从严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诚信银行”机制。将“红黑榜”结果纳入“诚信银行”采取积分制管理,达到一定积分的,可到村(社区)指定地点换取米、油等生活必需品;低于一定积分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要对其进行曝光、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屡教不改者,村(社区)可建议申报石子镇暂停或取消违约者低保、退耕还林、耕地保护性补贴、学生助学等惠民政策及暂缓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关手续,记入本地黑名单,不得享受国家惠民政策。
(二)强化引导作用,提升群众参与意识
1.弘扬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倡导婚俗礼仪新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尊重传统婚姻礼仪,保护和传承传统婚俗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鼓励具有时代内涵、文明节俭的现代礼仪创新。开展婚嫁陋习整治。围绕婚事新办、婚事简办、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内容,各村(社区)把婚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整治。二是推动婚俗礼仪创新。
2.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殡葬,倡导厚养薄葬新观念。向社会公众展示殡葬改革成果和丧葬礼俗新风尚,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一是倡导丧事简办。简化治丧仪式,缩短治丧时间和缩小治丧规模。本着简朴庄重的原则,逐步杜绝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风气。二是倡导厚养薄葬。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倡导生前尽孝,逝后文明殡葬、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的良好风尚。三是倡导绿色安葬。大力推行火葬,提倡生态安葬,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安葬方式、不得乱埋乱葬。推行公墓内集中埋葬,提倡将骨灰撒散、深埋、不留坟头。四是倡导文明治丧。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不乱搭灵堂帐篷,不鸣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扎祭品,不使用电子礼炮,不雇佣乐班鼓号,不在出殡沿线抛散纸钱,用安静、生态、环保的方式进行丧葬活动。五是倡导文明祭祀。引导群众采取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绿色环保方式悼念故人。禁止在殡葬服务机构、城区、森林、草原等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
3.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倡导依法守规新生活。按照中共大竹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等7部门印发的《大竹县“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竹司发〔2022〕15号)要求,每个村(社区)有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各乡镇(街道)要遴选、培训好“法律明白人”,坚定法治信仰,具一定法律知识和较好法治素养,受群众信赖,主动参与法治实践并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法律明白人”要宣传法律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引导法律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引导村(居)民依法办事、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使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提高村(居)民幸福指数。
(三)强化监管作用,提升行业管理质量
进一步强化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婚介机构监管,规范运行、合法竞争、有序发展,保护征婚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1.严格按照《婚介服务机构行业标准体系》开展婚介服务。一是严格按照《章程》规定设立组织机构;二是要公示收费项目、标准、服务内容;三是要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财务人员;四是要建立消防、安全、防疫、应急处置等相关制度;五是要建立并完善会员登记、会员审查制度;六是要严格落实服务流程,不得发布虚假信息,不得签订包介绍成功或没得征婚期限的协议。
2.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检查实名登记,防止征婚者登记虚假信息;二是查处征婚者信息泄露,征婚者个人隐私受到侵害的行为;三是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恶性竞争行为;四是协同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分层分步抓好工作落实。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立即建立专项行动工作机制,分工包片对本辖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二)明确工作任务。各村(社区)要将本地具体情况摸实摸准,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对大操大办等不良行为进行巡查。石子社会事务办公室要做好业务指导,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要切实发挥“一线战斗员”的作用,严格落实红白事申报备案制度、“红黑榜”制度,要全过程跟踪,接受群众监督。
(三)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按照任务清单,逐项抓好工作落实,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建立长效机制。镇、村(社区)要全面公布红白事监督举报电话,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婚丧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在本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