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大竹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B)
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2-06-06
点击数:人次

张平代表:

你在大竹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第128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政府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

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竹委发〔2021〕5号)和《印发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竹府办〔2021〕12号);由中药材种植(养殖)发展专项组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发展工作,并将中药材种植列入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来重点思考、谋划和推进。

二、中药材产业基本现状

2022年以来,我县在天城、安吉、乌木、庙坝等乡镇新发展黄精、石菖蒲、太子参、百部、黄蜀葵等中药材3000余亩。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3.6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7个,种植户115户。种植分布较多的有川主、乌木、安吉、周家、庙坝、天城等乡镇。种植主要品种有金槐5200亩、太子参5000亩、石菖蒲4000亩、黄精2000亩、黄蜀葵1500亩、百部1000亩、枳壳1000亩、虎杖500亩,花椒约15000亩,共30余种。近年来,我县种植区域规划日趋合理,诸多道地药材种植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川主、周家、观音、团坝、柏家、中华、庙坝、文星、石子等乡镇。黄精主要分布于安吉、天城等乡镇,金槐主要分布于川主乡,黄蜀葵主要分布于周家镇,太子参主要分布于柏家、石桥、观音、团坝等乡镇,百部主要分布于中华、天城、乌木等乡镇,石菖蒲主要分布于乌木、安吉、庙坝等乡镇,花椒主要分布于童家镇、清水镇等乡镇。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少,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扶持政策少等一系列问题。我局将会同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引导有序发展。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列入“十四五”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有道地特色、有市场,产销对路的品种,根据海拔高度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规划,引导中药材产业向适生区推进、向高科技转型,解决中药材品种杂、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有序科学发展。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中药材作为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以已引进的几家种植企业为重点,指导建设中药材基地;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将涉农项目资源重点向中药材基地建设、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种苗补助等环节倾斜;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引导中药材种植大户、企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等经营主体,根据产业发展成效,优先落实合作社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奖补等扶持政策。

三是强化指导助推提质增效。引导种植企业及专合组织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育中药材产业专业人才;继续抓好中药材产业的技术指导,重点抓好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金槐、黄蜀葵、黄精、太子参、虎杖、百部等种植基地,探索“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协会、种植大户、药材经销商在信息、中介、销售等方面的桥梁作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避免盲从种植,规避风险,获得更好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是部门联动促进产业发展。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中药材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科局、县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等部门,主动履行相关职责,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优势互补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中医药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中医股   文玉焰 

联系电话: 0818-5858015  13548296357

 

 

大竹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5月2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