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义等代表:
你们在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第129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的问题。
(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共投入资金10271.6万元,为40个卫生院改善了医疗条件,其中卫生院整体迁建10个,改扩建8个,院容院貌打造22个,实现了乡乡有达标卫生院的全县脱贫目标。二是利用省扶贫基金会的医疗卫生设备捐赠捐助、抗疫国债和疫情防控等政策,共投入资金6548.82万元,为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CT 6台、DR 3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3台、彩超7台、救护车17台、电子胃肠镜2套,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档升级。三是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县共投入资金5500万元,建立了固定核酸检测实验室6个、移动方舱实验室1个,购置96孔扩增仪85台,满足我县全员核酸当日检测能力。四是加强方舱隔离点建设。县财政预计投入8300万元,修建容纳300间隔离房间的永久性方舱隔离点,同时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添置CT等医疗设备,疫情结束后文星镇卫生院能继续使用,方便石子片区、童家镇等毗邻乡镇人民群众就医。
(二)努力争取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助投入。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为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经费实行差额保障。从2017年以来,县财政局每年核定的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差额预算补助均为3400万元/年,在职人平2.8万元/年,多年一直未变化。目前,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3个“1/3”现象,即1/3运转良性,1/3基本正常运转,1/3无法正常运转。鉴于此状况,我局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专题汇报。2020年县委书记和县长在全县深改会上亲自安排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及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提出财政投入建议。2021年,我局和县委宣传部共同向县委及李书记汇报了《关于乡镇(中心)卫生院党的建设及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提出了如下建议方案:一是加大人员基本经费保障,将基本保障投入从人均2.8万元/年提高到人均3.3万元/年,每年拟增加投入1000万元。二是加大历史债务化解、维修改造及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将有安全隐患的房屋维修、疫情防控发热哨点诊室建设、逐年化解历史债务等经费纳入每年财政预算,拟将预算标准提高到600万元/年。三是纳入财政一级预算管理。拟将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财政一级预算管理,逐步推行“收支两条线”。截至目前,财政投入方案和数据正在进一步修订和测算中。
二、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问题。
(一)整合基层卫生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根据《中共大竹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大竹县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竹编委〔2021〕100号)精神,我局于2022年1月完成2所卫生院的撤销和18所卫生院的撤并工作任务,及时对撤、并对卫生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流和整合,用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我局正在积极向上争取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项目资金,拟将周家、石河、庙坝3家中心卫生院先期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探索完善绩效工资,留住优秀人才。我局将完善绩效工资政策改革内容编入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并纳入了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等“24 1”工作方案的通知》(竹两改组发〔2021〕4号)中。计划在周家、石河、庙坝3家中心卫生院探索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薪酬分配制度,有效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逐步完善,分期分批在其他乡镇卫生院推广实施,实现留住优秀乡村人才的良性机制。
(三)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提升医疗救治能力。2021年我县继续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获得了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激励表彰,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安排了专项奖励资金700万元,用于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四)继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优化就医体验。一是按照《达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系统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及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达市卫办发〔2017〕236号)、《达州市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实施细则》和《达州市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量化考核指标》要求,全县各医疗机构成立了医德医风考评领导小组,建立了医德医风个人档案,对医务人员开展了医德医风考评。二是每年,我局均严格对全县医疗机构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卫生健康系统医德医风考评及档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三是2020年,我局对全县300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医德医风考评,其中考评优秀8.08%、良好91.57%、一般0.34%,无考评不合格人员。四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德医风考评实效,我局拟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德医风评价系统”(目前5个单位已建成),全面推动清廉医院建设走深走实。
三、关于合理制定医疗收费价格标准的问题。
目前,达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县级医疗保障部门没有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权限,只负责价格的执行和监督。县医保局将你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积极向达州市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医保局”)进行了汇报,了解到市医保局对2005版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准备工作扎实充分。市医保局以医保信息系统上线为契机,组建专班对达州市2005版医疗服务项目和2005年以来发改等部门审批的新项目、价格文件进行了搜集汇总;并按照《四川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库(第二版)》(2021版)标准,组织医疗机构价格管理人员耗时近2个月,共对2005版800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名称、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说明等要素进行了论证、规范。
(二)调整原则执行有力。此次价格调整的始终,主要贯彻了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按照中央、省级的文件精神,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方针。二是按照“设置启动条件、评估触发实施、确定调价空间、遴选调价项目、合理调整价格、医保衔接支付、跟踪监测考核”的工作路径。三是建立了综合反映医疗机构运行状况、社会承受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等指标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模型。四是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和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偏低的诊疗、护理、手术、康复、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偏高的、不合理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等项目价格。
(三)制定过程统一严谨。在制定过程中,对涉及价格必须调整的669个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微调,并按审批程序印发了《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标准汇编(2021年试行版)》,解决了10多年来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达州市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名称、内涵不规范、收费价格欠合理等问题,纠正了过去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收费标准和支付类别不统一等乱象,实现了全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支付标准的“三统一”。
县医保局将继续收集《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支付标准汇编(2021年试行版)》在收费执行中存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市医保局汇报和呼吁,争取在再次修订中被采用。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财务股 黄中伟
联系电话:0818-6227973 15882958782
大竹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