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大竹县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及省、市相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根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了一系列保护成果,进一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共识。现向社会各界简要介绍我县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情况。
一、知识产权保护成果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职能职责,强化对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保护及管理的服务保障工作;抓好抓实原产地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特殊标志、官方标志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品牌建设提质增量,知识产权保护升级,维权援助提速增效,行政执法成效明显,营造出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
2021年以来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46起,罚没款37.487万元(2021年29起,罚没款21.70万元;2022年17起,罚没款15.787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有效地改善了营商环境。
2021年至今,我县新增商标注册1521件,目前我县商标有效注册量为5128件。
2021年至2022年8月,我县新增专利授权779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556件,外观专利215件。截至2022年8月底,我县有效发明专利58件。
目前,我县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大竹秦王桃、观音豆干、东柳醪糟、大竹香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大竹白茶)。
二、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举措
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工作站。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各市场监管所和经开区,组建13个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工作站。依靠维权援助工作站和12315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同步维权,让投诉举报维权援助方便快捷,及时回应诉求,解决纠纷,化解矛盾。2022年1-10月,共受理知识产权投诉举报11件,均做到100%受理,100%按程序进行处理回复。
二是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常态化机制。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重庆渝北区、长寿区、梁平区、垫江县、开江县、邻水县、达川区等川渝八区县市场监管局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明确了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圈意识,确定了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高价值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建立、知识产权资源信息共享、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知识产权纠纷调处等合作事项,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联络员制度,积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区域协同能力;同时还建立了跨区域“重点商标品牌保护名录”“高价值专利保护名录”“优质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川渝知识产权合作重点保护名录库”,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以“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为主题,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知识产权各成员单位,拟定宣传方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区”、“进网络”、“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五进”活动。通过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电视专题节目、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开展各类宣传12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有效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深入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组织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高新企业、农业企业、大竹特色产品企业,邀请农业农村局香椿、白茶、苎麻中心负责人和市局专家,召开了地理标志产品企业用标、大竹县特色产品品牌培育推广等专题培训会。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成功取得商标使用许可备案通知书,实现我县地理标志用标企业的“零”突破。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我县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相关部署和要求,立足大竹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服务指导。严格按照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为要,质量优先,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助推大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达州建设“双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营商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