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竹县“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7-07-04
点击数:人次

​​竹府发〔2017〕2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大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大竹县人民政府

                                                                                 2017年6月30日         

 

大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建设发展情况

    (一)“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1.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县强力实施“453”战略工程及农业“1137”工程,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稳中提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末农民年人均纯收达12853元,比四川省平均水平10247元高出260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10688元高出2165元。同比增长10.3%。2013—2015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助农增收工作先进县。

    2.农业生产结构实现新调整

    “十二五”末,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9.21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农业增加值53.58亿元,增长4.2%,对GDP的贡献率为8.8%,拉动GDP增长0.7%,三次产业比20.4:52.0:27.6。粮油生产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我县大力实施粮油高产高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措施力度,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确保我县粮油安全,粮食总产量达53.52万吨,增长2.5%;油料作物产量4.33万吨,增长2.0%;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以来,大竹县以推进畜牧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至“十二五”末,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牛、家禽、水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全县出栏生猪86.3万头、牛4.5万头、羊20万只、家禽1570万只,建成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458个,规范和完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57个,各类养殖大户达到4800余户;肉类总产量达到9.8万吨,禽蛋产量达3.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11亿元。

    3.农业特色产业呈现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我县以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机械化、订单化为目标,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特色农产品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新的产业格局已具雏形,成功进入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行列,列入全省畜牧重点县。

    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在稳定粮油生产前提下,以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实现了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十二五”末,全县建成特色产业基地50万亩,其中秦王桃基地12600亩、水栀子基地10000亩、白茶基地5000亩、藠头基地5000余亩、经果基地84000亩、糯稻产业10万亩、香椿基地10.65万亩、苎麻产业18万亩。新建设施农业基地3000亩,建成玻璃智能温室钢架大棚10亩,粮经复合基地7万亩,亩产量明显提高,确保了“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石河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高明镇同心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340个;被监测的1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利润8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4%。

    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积极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积极建设“四季花乡”、“五桂养生风情湾”、“秦王桃”、“大成寨”等乡村旅游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4条,新发展农家乐8家,建设完成竹北—人和—杨家—清河—柏林、欧家—姚市—庙坝—牌坊—清水、安吉—永胜—石桥—观音3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片及东柳—朝阳—月华、乌木—团坝—高穴—妈妈、周家—高明—天城、文星—神合—石子—张家4个新村示范片。

    品牌创建成果显著。全县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定,创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15个,培育“大竹苎麻、东柳醪糟、大竹香椿、大竹秦王桃”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个,已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3个、四川名牌5个,“老衙门”、“益寿专家”进入全省农业品牌20强。

    农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突出抓好县内外两个市场,积极组织龙头企业等参加“西博会”、“渝洽会”、“农交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示展销会,广泛推介大竹品牌农产品,拓展销售市场。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投入水利资金9亿元,新建蓄水池2560口,整治病险水库37座、山坪塘1200口,修复水毁工程1080处,渠系配套224公里,新增蓄引提水能力440万方、有效灌面4.8万亩、节水灌面6.4万亩,治理河堤河道16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80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2.65万人;建成高标准农田34.37万亩。乌木滩水库(百岛湖)创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创建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展现新亮点

    “十二五”期间,我县按照省、市关于“两化”互动、“三化”联动要求,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的意见》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理念与方式,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旧村落改造、传统院落民居保护建设,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县先后实施了“竹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6+28”、“3+20”、“1+8+16”、“111”等新村示范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配套完善,产村相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整体提升。2010年至2015年累计建成新村示范点92个,其中庙坝长乐、石河新华等新农村综合体10个,新建庙坝五桂、清水驷马桥等新村聚居点40个;改造提升八渡华兴、清水明光等旧村落36个;保护牌坊大全大城寨、欧家新四姚氏宗祠、月华光华白鹤院等传统村落6个;实施李家大湾、永胜茨竹等扶贫新村35个,通过农村廉租房建设,有效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880户。

    人和乡天宝村、庙坝镇长乐村、石河镇新华村、神合乡红五月村、姚市乡高平村分别被评为2012、2013、2014年“达州市十大最美新村”,欧家镇新四村被评为2015年度“达州市十大最美新村”和“四川省十大文化乡村”,人和乡天宝村被评为2015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乡村”。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主(分)会场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在庙坝镇长乐村、石河镇新华村等新村示范点举行。庙坝镇长乐村、城西乡黄荆村、人和乡天宝村、人和乡英雄村、杨家镇狮潭村、月华镇川心村、童家镇高坪寨村等先后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村。

    6.农村综合改革找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多种形式推进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金融制度、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6+10”专项改革。加快确权颁证,奠定改革基础;农村土地流转更规范,建成全市首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加快产权流转;创新农业金融改革,扶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成立大竹县汇鑫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专合组织内部解决了社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赢得了群众普遍好评。

    7.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以来,全县以国家实施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全域推进、加快发展为核心,采取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加大投入、连片开发、造血式与输血式扶贫相结合等措施实施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4185.88万元,其中:上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825.88万元、县级财政投入6700万元、部门投入8500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1216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73个村;连片扶贫开发4个,覆盖了8个乡镇的25个村;多村连片整村推进1片,覆盖了1个乡4个村;产业扶贫8个,覆盖了85个村;劳务扶贫,培训贫困农民工4911人;贷款贴息203.76万元,其中到户贷款贴息112.26万元、项目贷款贴息91.5万元;绩效考评扶贫项目3批,覆盖13个村;灾后重建项目1个,覆盖3个村;基础扶贫项目4批,覆盖35个村。巩固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有序推进第三轮10个特困村建设。

    (二)“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1.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十二五”期间我县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增长,但中低产田比重较高,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土地较为细碎,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导致土地产出率低。加之年轻人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农资价格较高,农产品单价低,种粮收入难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与成都、重庆等周边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种制约因素叠加导致大竹农业生产能力总体偏低,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2.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

    一方面随着秦王桃、水栀子、藠头、香椿、糯稻、白茶、黑五类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农产品贮藏能力和销售能力不足,加之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回落,致使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另一方面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研发滞后,导致秦王桃、水栀子、藠头、香椿、糯稻等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综合效益低;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与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品牌影响力有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3.农业公共服务不全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门大力创新服务形式,在科学技术推广、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业科技服务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科技服务内容和范围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产品销售流通配套系统仍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基地、人才培训、配送等环节发展较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监管体系已建立,但乡(镇)级人员“多岗兼职”,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不足,监管和检测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4.社会事业发展不均

    山前山后统筹发展不够;城乡差距大,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投入不够;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社会事业发展不均。

    5.农业农村改革不透

    “六权同确”在我县已广泛开展,但全县范围内部分乡镇和部门重视程度仍不够,导致确权工作尚未彻底完成;农村“三资”管理有待规范;全市“6+10”专项改革任务中没有承担的其它改革任务有待开展;已取得的改革成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二、“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机遇

    1.支持“三农”力度加大为大竹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新动力。“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委将达州定位为“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按照“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大竹县提出了建设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川东渝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为大竹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2.脱贫攻坚新政为大竹全面实现小康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时期,国家大力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我县作为省定贫困县、革命老区县和全省重点开发县,特别是纳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支持范围,针对性、差别化政策将更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为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缩小我县与全国、全省的差距,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新的机遇。

    3.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大竹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指明新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大竹自然条件良好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大竹打造川东渝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4.川渝陕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为大竹农旅文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县委提出把大竹打造成“川渝陕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提升旅游景区建设水平,建成福城古寨、大成寨、五桂养生风情湾、四季花香等品牌休闲观光旅游地。完善大竹县中心城市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促进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挑战

    1.市场竞争加剧对大竹农业发展提出新挑战

    大竹地处三山之间,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香椿第一县”“中国醪糟之都”“中国糯米之乡”“川东绿竹之乡”。但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农业竞争力不强,随着劳动力、农资价格的上涨,大竹农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城乡居民“餐桌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强,农药和化肥使用不规范,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大竹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资源约束趋紧对大竹农业生产方式提出新挑战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行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我县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约利用程度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防控体系,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做好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工作刻不容缓。

    3.农民期盼值提高对大竹农村公共服务提出新挑战

    “十三五”期间是大竹扶贫开发工作攻坚的决胜阶段,要在短期内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任务相当艰巨。随着民生福祉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期盼值提高,这对大竹农村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按照“增量促转型、存量调结构、改革强动力、创新激活力、开放增实力”基本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村环境面貌较大改善,最终实现大竹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促进大竹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出路,促进大竹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民教育培训,发挥大竹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大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为我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出一条新路子。

    2.创新发展原则

    加快大竹农业由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引导金融信贷、社会资本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以科技推动大竹农业农村发展。

    3.融合发展原则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带动生产、拓展市场、联结农户利益的功能,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加快农业物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带动大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坚持农旅结合,狠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加快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形成生态环境友好,生产稳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新格局。

    (三)发展思路

    突出“产业升级、城乡一体、生态环保、平台支撑、社会建设”五大战略重点,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助农增收、脱贫致富为核心,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理念与方式,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可持续,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三大目标”,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紧扣县委“1256”战略布局,坚持“加快发展、加速转型、追赶超越”的工作取向,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农村经济工作主线,以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川东渝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围绕农业“1243”工程,大力发展香椿、糯稻、蔬菜、水果、茶叶、苎麻、中药材和畜禽产业,着力解决持续稳定增收难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建基地、育龙头、搞加工、促营销,发展农业产业。加快建成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确保到2018年省定贫困县“摘帽”,到2019年7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6394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社会。统筹抓好农村金融、电商扶贫,大力支持旅游扶贫。纵深推进农村改革,积极创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区。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2.具体目标

    (1)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2万吨以上;做靓香椿、糯稻、苎麻、白茶四张农业产业名片;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0万亩,建成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新发展家庭农场40家以上,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户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

    (2)深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基本形式,认真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全面推进新村建设“1+5”工程(以新村建设为龙头,统筹推进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和村落改造“5+1”工程(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和环境整治)。到2020年,全县80%左右的行政村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力争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05个(其中,扶贫新村70个、新村聚居点11个、传统院落保护6个),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3)强化农田水利保障。到2020年,全县新建堤防累计达到165.22km,堤防加固累计达到65.15km,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到0.9%以下,山洪灾害防治率达9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累计达到49.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新增节水灌面17万亩,累计达到34.11万亩,占总有效灌溉面积的69%,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4,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达2.2亿m3,城市年供水能力达3900万m3,全县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07亿m3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7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10m3,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提高到80%,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0%。

    (4)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扣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打造碧水青山、绿色低碳、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打造乌木滩、龙潭“两个水利风景区”,巩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道天然屏障”,建设境内国道318线、国道210线、达渝高速、南大梁高速“四条绿色走廊”,东柳河、铜钵河、黄滩河、东河“四条绿色河廊”,统筹抓好环境治理、节能、节水、循环经济、防灾减灾等工程项目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保护好水、土地、森林、矿产、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等重要自然资源,扎实抓好退耕还林、绿化造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确保到2020年绿化覆盖率达44.25%以上,争创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严格环保执法,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切实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水资源污染治理,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达100%、95%以上,力争PM2.5浓度下降2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倡导节能低碳生活,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5)实施精准扶贫,促进脱贫奔康。围绕建成“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推进实施“六个一批”,聚力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17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统筹抓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各项工作,协同推进整村脱贫摘帽和插花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左右,到2018年摘除省定贫困县帽子,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仗”。到2018年完成15192人的搬迁任务。全力夯实贫困区域发展基础。坚持以产业为引领,引导农民发展苎麻、香椿、糯稻、蔬菜、茶、水果、中药材、畜牧、水产等富民产业。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机制。创新投入保障机,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到2019年县本级筹集脱贫专项资金比2015年翻一番。

    (6)积极创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农村改革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坚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攻方向不动摇,聚焦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等5大领域,重点推进农村改革,“六权同确”全面提速,扩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农村(社区)“办事不出村”3个改革试点范围,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农村电子商务、特色产业政策性保险、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10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适时研究出台新的改革方案,全力推动农村改革持续深入。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形式多样、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推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村一电商”工程,推进农村宽带全覆盖,以农村电商为载体,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实现农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展网上订单销售。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竹县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大竹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为将大竹县农业发展成为内涵式现代农业提供支撑。加强校企合作,指导农民进行品种改良、技术指导、品种搭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大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和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检测网络体系。

    (7)加快建成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努力将大竹打造成川渝陕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旅游强县、全省乡村旅游强县。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发展、城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业发展等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清水—牌坊—庙坝—欧家、东柳—朝阳—石桥铺—月华、杨家—清河—石河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拓展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山地运动、汽车露营、修学旅行等新业态,带动全域旅游发展,融入县际、省际旅游环线发展。加大旅游扶贫力度,建成永胜乡茨竹村、白坝乡清河村等18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实施全省“千A旅游景区创建计划”,将川主乡宝堂村狮子岭、清河龙洞坝李花园、天城镇李子村三华山、白坝乡清河村、城西乡九盘村云顶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打造一批知名旅游商品。围绕东汉醪糟、白茶、观音豆干、苎麻纺织品、“巴山红”香椿、二郎竹席等特色产品,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基地,抓实旅游商品开发及销售服务,满足各类游客购物需求。

    四、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一)合理规划布局,壮大农业产业经济

    “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农业“1243”工程。“一示范”,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两带”,山前种养循环经济带,建成以粮油、蔬菜、苎麻、生态养殖为主的粮经—畜牧高效经济产业带;山后粮经复合产业发展经济带,建成以优质粮油、蔬菜为主的粮经复合产业发展经济带。“四业”,突出粮油、畜禽、蔬菜、苎麻四大主导产业。“三区”,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区,即庙坝—牌坊观光、东柳—朝阳休闲;特色农产品区,即二郎、双拱、石河香椿,清水、城西香葱,清河、城西清脆李,竹北—人和常年蔬菜,庙坝、石子“黑五类”,黄滩、团坝、城西白茶,高穴、牌坊藠头,月华、观音、杨家家禽,文星、周家优质稻及全县竹子等十大产业;以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为主的涉农产品加工物流区。

    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年均达到52万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450公斤以上,实现粮食产销自求平衡。苎麻面积保持在18万亩以上,总产3.5万吨,苎麻优质率保持在98%以上;油料作物总产量年均达到4万吨以上,其中油菜籽总产量年均达到3.8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2万亩左右,总产量年均达到55万吨以上,产值达2.5亿元;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8.5万亩,产量5万吨;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6万亩;肉类总产量年均达到10万吨以上,禽蛋总产量年均达到4万吨以上,水产品总产量年均达到12万吨以上;特色经济林基地20万亩;林下种植2万亩,林下畜禽养殖80万头(只)。

    (二)夯实农业基础,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田网、渠网、路网、观光网”和地力提升,结合产业发展配套实施“服务网、信息网、设施用地网”建设,实现“七网”协调发展和农田灌排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提升,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与特色产业配套的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农民集中居住率40%以上,农村道路在村村通的基础上50%以上的农户实现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达到100%。农村民生投入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到2020年,全县重点规划中小河流治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建设,新建堤防累计达到165.22km,堤防加固累计达到65.15km,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7万亩,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达2.2亿m3,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0%。

    2.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力度,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积极探索在重点乡镇的丘陵山区推进农业机械化新路子,加大小型农机的推广。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探索建立示范、推广、服务一体化的农机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覆盖生产和消费的农业信息服务新机制。发展和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扩大农机作业服务范围,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农机服务机构建设。

    3.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完善农业物资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县—乡(镇)—村三级农资销售网络,对农资销售网点进行统一联网管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资保障。

    4.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气象、洪涝、地质等灾害预警预报能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业气象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强化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加强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中小河流整治工作,有效消除灾害威胁。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应用和推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经营模式,创新“订单农业”、“保底分红+二次返利”、“土地入股+分散管护”、“收购价+返利”等多种方式,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形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到2020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新发展家庭农场40家以上,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户以上。

    2.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发展战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依托生态原产地产品资源优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的竞争优势。征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商标,利用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平台,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影响,提升形象,加大对大竹农产品的宣传力度,让大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3.促进农民增收。在巩固传统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创业就业、完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5个方面的农民增收新业态。

    4.农旅文结合发展。充分利用大竹资源禀赋,促进农旅互动发展。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村落特色风貌,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大竹山水生态、现代农业和文旅资源,融入竹麻、破山禅宗、民俗等文化,加快建成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域精品旅游发展,实现由一般型产业向支柱型产业跨越。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四川旅游强县,到2020年,将大竹建设成为川渝陕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建成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四川省旅游经济强县。实现接待入境旅游人数逾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8亿元。

    (四)壮大产业园区,增强现代农业带动

    加快建设大竹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位于大竹县西部,东与川主乡、高穴镇、妈妈镇连接,南与邻水县相邻,西靠华蓥山东篱,北与城西乡、莲印乡连界。涉及庙坝镇、清水镇、牌坊乡、姚市乡、欧家镇5个乡镇21个村,规划面积约37km,总面积5.55万亩,总人口5.8万人,总户数1.7万户。

    示范园区的空间结构为:“一轴、三区、六园”。一轴:国道210沿线,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轴。三区:现代精致农业区、川渝蔬菜产业区、立体循环农业区。六园:西部桃文化博览园、立体循环种养园、川东农产品加工园、院县合作示范园、现代创意农业园、川渝蔬菜产业园、现代精致农业区。

    到2020年,把大竹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基本实现生产技术科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手段机械化、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到2020年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个,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基地6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覆盖率达4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良种普及率达98%;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8%以上;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集中区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产品综合商品化处理率达75%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8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率达80%以上;从事农业服务的人员占劳动力的30%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报率达到9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降低农药的使用量30%;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达到30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到2020年,规划种植秦王桃约2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1万亩,总产量达到7.5万吨。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率达到98%以上,秦王桃商品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桃产业发展5万亩以上。结合示范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大竹“万亩秦王桃川东桃花源”旅游地理标志。到2020年,规划种植蔬菜约2.5万亩,其中设施基地面积4500亩,产量达到7.5万吨。重点培育以香葱、藠头、香椿、辣椒、花椒等为主的川辅料蔬菜,以水果黄瓜、茄子、丝瓜等为主的茄果类品种和以圆白菜、生菜等为主的叶菜类品种。到2020年,实现通过国家绿色标准认证产品达到10个以上,创建特色蔬菜品牌3个以上,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为2.5:1;农产36品加工转化率80%,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培育省级以上著名品牌和全国知名商标5个。结合示范区的自然农业景观、山水景观、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等资源以及有待挖掘的特色,打造全新的县域旅游名片;通过对已有的桃文化、古寨等旅游资源的提升和整合利用,发挥其周边优质景点的联动作用,将示范区打造成为达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人数60万人次,实现收入9000万元。

    (五)抓好新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推进农民新居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战略,以连片推进新村建设为依托、产村相融互动为关键,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以新村建设和新村环境改造为核心,突出川东地域特征、农村特色和民俗特点,实行“建、改、保”有机结合,通过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四区合一”的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区建设,促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2016年,实施幸福美丽新村45个,其中扶贫新村23个、新村聚居点3个、传统院落保护1个;2017年,实施幸福美丽新村40个,其中扶贫新村20个、新村聚居点3个、传统民居院落保护1个;2018年,实施幸福美丽新村40个,其中扶贫新村15个、新村聚居点2个、传统院落保护2个;2019年,实施幸福美丽新村40个,其中扶贫新村12个、新村聚居点2个、传统院落保护1个;2020年,实施幸福美丽新村40个,其中新村聚居点1个、传统院落保护1个。

    2.实施“新村建设扶贫”专项行动。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向贫困村倾斜、转移、覆盖,以扶贫攻坚的成果检验幸福美丽新村成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对全县70个贫困村精准规划,加大投入、分年度实施新村建设,确保建设一个新村,实现一村脱贫,带动整村致富。按照先难后易、分类施策原则,把新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避险搬迁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放大扶贫效应,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全面启动“四好村”建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和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从2016年起,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批示范性强、有影响力、具有大竹特色的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四好村”。通过以创建星级“四好村”为抓手,推动提升农民住房条件。有效整合“雪亮”工程、幸福院坝、农村电商平台、留守之家、农村(社区)办事不出村等试点示范建设, 配套完善村级“1+6公共服务中心”,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指数和能力。加强“一村一品”村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及发展,加快贫困户“一户一策”落实进度,推动贫困农村实现脱贫致富。启动“农民夜校”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村民分层次、分专题学习,开展中央、省、市文件、农村实用技术、涉农政策法规、精神文明等教育培训,增强农民文明素养,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到2016年底,全县1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15%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20%以上的村建成县级“四好村”。到2017年底,全县25%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35%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45%以上的村建成县级“四好村”。到2018年底,全县4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55%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70%以上的村建成县级“四好村”。到2019年底,全县55%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75%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95%以上的村建成县级“四好村”。到2020年底,全县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80%以上的村建成市级“四好村”,100%的村建成县级“四好村”。

    (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立大竹农村集体产权“六权同确”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制定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评估,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盘活农村产权资源,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

    2.农业金融创新。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新途径,填补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的服务空白。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范围,选取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作为发起社开展试点,为合作社的社员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资金互助服务。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协同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3.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调动我县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吸引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来我县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创新转化活动以及创办、领办、联办科技型企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

    4.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巩固合作制、规范化的基层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综合性、规模化的为农服务体系,建立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机制”,供销合作社职能取得优化和加强,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供销社合作社系统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到2020年,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0家,规范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250个,培育庄稼医院120家,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开展土地托管8万亩,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亿元,帮助农民人均实现收入550元。

    5.健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体制机制。完善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建设和分类推进机制。推行“四区合一”建设模式,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区。出台《创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机制。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6.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制度创新,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快推进农村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转社区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试点。扩大农村(社区)“办事不出村”改革范围,进一步构建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便民服务制度,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农村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帮扶机制,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扶贫,构建资产扶贫机制,建立贫困对象退出第三方评估监测机制。

    (七)突出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同步小康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成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六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和10个专项方案,实现全县贫困村“一低五有”和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聚焦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以项目覆盖为支撑,抓好路、水、电、房、办学和就医条件等重点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保障。把保障住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廉租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及早入住、住得安全。注重以城镇化带动脱贫,支持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向城市、乡镇场镇、新农村转移,积极改善安居、就业、医疗、教育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扶持贫困新村建设,营造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环境。强化旅游扶贫,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抓好县、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依托大竹县川渝结合部的区位特点,重点打造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带,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到2020年,通过旅游扶贫带动全县贫困村实现脱贫。

    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全县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万人左右。到2018年摘掉省定贫困县帽子;到2019年,全县7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销号”;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县63944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优先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规划制定、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上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农村工作任务有人抓、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工作有突破。

    (二)形成政策合力

    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坚持政策制定服从规划导向,依据大竹实际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加强土地、环境、产业、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强化公共财力保障,扩大对农业农村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确保县本级财政资金每年投入三农工作递增%10以上。夯实大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效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补贴办法和操作程序。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结构。促进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有机衔接,户户精准对接,加强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关爱服务。

    (三)完善规划体系

    坚持山前与山后统筹、扩容与提质并重、宜业与宜居同步,探索一条“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城乡化发展道路。规划建成一批传统村落,彰显川东民居特色,提升幸福美丽新村水平,形成县城、小城镇、新村协调互促发展格局。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规划落实。编制实施农资贸易市场、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强化规划对大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统筹推进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抓实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就业,实现“一人读书、一人就业、一家脱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九免五补助”医疗扶贫政策,缓解贫困群众大病救治困难。推进广播、电视、宽带进村入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明风尚。

    (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提高大竹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大竹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专家库,为大竹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大对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科技技术进农村。积极办好农民夜校,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和引进科技人员,创新加工技术,研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增加农业增和效益。

    (五)实施重点项目

    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的实施力度,积极对接国家、省对农业农村重点投向,结合大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储备和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调整,强化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助推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加快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大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考核和监督评估

    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年度,建立相应的目标责任制。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纳入部门、地方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完成。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在实施中期和末期,由县委、县政府对规划实施进行评估。就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县委农委提出调整方案,并报县委、县政府审议批准。

 

    附件:大竹县“十三五”期间农业特色产业布局

 

附件

 

大竹县“十三五”期间农业特色产业布局

乡镇   (街道)

行政村

现有主要

特色产业

规模

“十三五”期间

规划发展产业

规模

备注

城西乡

茶园村

李子

2000亩

 

 

 

垭角铺村

李子

400亩

 

竹溪村

350亩

 

马龙村

900亩

 

竹北乡

五丰村

蔬菜

800亩

蔬菜

1000亩

专合社

万家村

400亩

400亩

专合社

游家村

200亩

400亩

 

南马村

200亩

600亩

专合社

万家村

黑五类

150亩

黑五类、高梁

600亩

 

游家村

金茂菌业

30亩

金茂菌业

20亩

 

 

 

 

优质红珍珠高梁

2000亩

现已购回种子

乌木镇

乌木村

 

 

种植(蓝莓)

600亩

大竹县顺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子村

养殖(猪)

3000头

养殖(猪)

5000头

蜀达家庭农场

水产(特种)

80亩

养殖(猪)

5000头

徐东义养猪场

 

 

水产(特种)

200亩

菱族家庭农场

 

 

水产(小龙虾)

1000亩

大竹县弘牧农业有限公司

堡子村

 

 

养殖(黑山猪)

1000头

绿水竹度假村

堡子村

种植(草莓)

30亩

种植(草莓)

200亩

 

广子村

种植(梨、枇杷)

50亩

种植(梨、枇杷)

100亩

 

广子村    乌木村

 

种植(白茶)

2000亩

 

团坝镇

白坝村

 

白茶

 

3000

 

白茶

 

2000亩

 

赵家村

2000

1000亩

 

农华村

700

300亩

 

 

吊瓜

300

吊瓜

1000亩

 

东柳街道

解放村

柑桔

(爱园38号)

630亩

 

 

 

 

李子,桃子,柚

150亩

观赏性水果(木瓜)

100亩

明飞王明灼 农业园 合作社

汇河村    群峰村

 

琯溪蜜柚

1200亩

 

朝阳乡

木鱼村

木鱼池黑山羊生态养殖

4000只

木鱼池黑山羊生态养殖、“玉草5号”饲草种植

黑山羊20000只,饲草500亩

大竹县宏景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

 

 

樱桃、桑葚、蟠桃种植

500亩

 

映霜红桃种植

300亩

映霜红桃种植

1000亩

 

杨家镇

六堰村

蔬菜、西瓜

600亩

蔬菜

500亩

 

双江村

生态果苗

322亩

生态果苗

500亩

 

狮潭村

260亩

 

500亩

 

六合村

香椿

1500亩

香椿

1000亩

 

石峰村

2000亩

1000亩

 

安山村

核桃

300亩

核桃

1000亩

 

龙台村

柑橘

5000亩

柑橘

2000亩

 

太平桥村

1200亩

1000亩

 

群英村

蔬菜、西瓜

1540亩

蔬菜

1000亩

 

皂角村

生态养殖

20000只

养殖

5000只

专业合作社

人和乡

英雄村

藏香猪

42头

藏香猪

1000头

 

天宝村

琯溪蜜柚

580亩

琯溪蜜柚

1000亩

 

野坪村

九叶青花椒

1160亩

琯溪蜜柚

500亩

 

中华乡

中华村

中华红心猕猴桃

500

 

 

 

中华乡

中华村

山羊

1000

 

 

 

白雀村

 

 

葡萄

100亩

 

 

 

牡丹

100亩

 

倒桥坝村

 

 

果树

60亩

 

桂花村

 

 

香椿

100亩

 

黄家乡

建泉村

养猪

6000头

养猪养牛

15000头

铭泰养殖

玉皇村

李子、柚子

600亩

柚子

1000亩

 

黄家村

蔬菜种植

380亩

莲藕、黄花

800亩

碧丰、金满园专业合作社带头

清河镇

龙洞坝村

青脆李

3000亩

青脆李

2000亩

大竹县清河青脆李专业合作社

沙坝村

藤椒

500亩

藤椒

300亩

大竹县鼎禾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

龙洞坝村

水产养殖

100亩

泥鳅等水产养殖

100亩

大竹县万成水产养殖场

柏林镇

洪河村

晚白桃

600亩

种植、养殖

8001亩

专业合作社

白马村

琯溪蜜柚

1000亩

种植、水产

1200亩

 

柏家乡

 

优质糯稻

1000亩

官溪蜜柚

300亩

 

香椿

1500亩

香椿

3000亩

 

优质香稻

200亩

优质香稻

2000亩

大竹县梓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李家乡

大湾村

香椿

1460亩

黑山羊

2500头

碧园专业合作社

黑山羊

500头

 

 

 

小坪村

香椿

400亩

香椿

600亩

 

花坛村

 

750亩

 

600亩

 

石河镇

新华村

香椿

3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400亩

 

 

东方红村

香椿

400亩

 

 

 

东方红村

糯稻

700亩

 

 

 

福利村

香椿

4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700亩

 

 

白茶

1000亩

 

 

前锋村

香椿

4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700亩

 

 

白茶

1000亩

 

 

五通村

香椿

4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700亩

 

 

白茶

1000亩

 

 

五四村

香椿

1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严家桥村

香椿

1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石河镇

刘家场村

香椿

1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炉山村

香椿

1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300亩

 

 

宝华村

香椿

1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玉子铺村

香椿

2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300亩

 

 

桂峰村

香椿

2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长官坪村

香椿

200亩

适度扩大规模

 

 

糯稻

200亩

 

 

月华镇

光荣村

 

 

白茶、黄金茶

2000亩

 

井岗村

 

 

蓝莓

2000亩

 

川心村

蛋鸡养殖

20万只

无花果

1000亩

 

二郎乡

二郎村

香椿

1878亩

香椿

2158亩

 

西瓜

100亩

药材

500亩

 

 

 

西瓜

200亩

 

罗家村

香椿

1659亩

香椿

1879亩

 

 

 

糯稻

400亩

 

 

 

脆红李

500亩

 

白羊村

香椿

1987亩

香椿

2227亩

 

 

 

脆红李

500亩

 

 

 

糯稻

300亩

 

江水村

香椿

1746亩

香椿

1956亩

 

生猪

2000头

生猪

5000头

 

 

 

糯稻

800亩

 

新建村

香椿

930亩

香椿

988亩

 

新安村

香椿

1830亩

香椿

1942亩

 

 

 

糯稻

100亩

 

双拱镇

双拱村

 

 

养猪小龙虾

50亩

 

云林庵

养牛

200头

 

 

鸿旺养殖专业合作社

蒲包乡

前进村

核桃

206亩

重楼

60亩

 

猕猴桃

92亩

黄精

100亩

 

石桥铺镇

四河村

养殖黑天鹅

100只

黑天鹅、大雁

300只

合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黑山野猪

80头

黑山猪

500头

 

甲鱼

100只

甲鱼

5000只

水产

永胜乡

麻柳村

香椿

508

香椿

808

 

茨竹村

百合

308

百合

508

专合社

荷花村

豪猪

100

豪猪

400

 

新生乡

工农村

生猪

1000头

生猪

1500头

专业合作社

沃柑

500亩

沃柑

1000亩

专业合作社

水栀栀

300亩

水栀栀

1000亩

专业合作社

高兴村

生猪

8000头

生猪

12000头

 

沃柑

500亩

沃柑

1000亩

 

岩峰村

血橙

800亩

血橙

1500亩

 

安吉乡

繁荣村

青脆李

400亩

青花椒

200亩

青芷源专业合作社

青花椒

500亩

 

 

 

红岩村

 

 

青花椒

500亩

 

观音镇

大板村

水果,鱼,

泥鳅

70亩

 

 

 

鸭嘴鱼

10亩

鸭嘴鱼

10亩

 

友谊村

豆腐干

10亩

 

 

 

双河村

蔬菜

70亩

 

 

 

白坝乡

清河村

花椒

750

 

 

众齐力花椒合作社

中华彩杨

500

 

 

 

高河村

香椿

500

 

 

大竹县红缘心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

 

 

淡水养虾

100

 

 

 

白茶

5000

 

仁义村

 

 

蜜柚

300

 

双溪乡

文昌村、双溪村、炬光村

百合

1200亩

百合

2500亩

大竹县百丰百合专业合作社

周家镇

新胜村

 

 

水稻制种

200亩

 

太平村

香椿

1000亩

水稻制种

170亩

 

双鱼村

 

 

花椒种植

210亩

 

安城村

 

 

水稻制种

50亩

 

柳州村

 

 

水稻制种

160亩

 

康宁村

肉牛养殖

300头

水稻制种

50亩

 

 

 

肉牛养殖

40头

 

龙头村

 

 

水稻制种

240亩

 

高明镇

11个行政村

杂交水稻制种

6000亩

杂交水稻制种

6000亩

周氏制种专业合作社

同心村

蔬菜

100亩

白菜、糯玉米

1000亩

大竹县明云专业合作社;大竹县金土地专业合作社

老学堂村

 

 

 

 

 

同心村

香菇

150亩

香菇

150亩

大竹县金土地专业合作社

八渡乡

天池村

黑山猪养殖

3000头

黑山猪养殖

5000头

大竹态康生猪养殖合作社

密本南瓜+艳椒

3000亩

蜜本南瓜

5000亩

大竹县文明辣椒专业合作社

花岩村

东北大葱

200亩

东北大葱

500亩

 

青南村

糯稻

200亩

糯稻+黄鳝养殖

500亩

大竹华丰兴农合作社

中和乡

清凉村

黑花生

300

黑花生

400

 

九叶青花椒

250

九叶青花椒

300

 

狮子村

露天生态蔬菜

120

露天生态蔬菜

500

大竹县中平种植专业合作社

跑山鸡

2000

跑山鸡

20000

 

石子镇

吉星村

圆黄梨

250亩

水稻制种

500亩

 

高桥堰村

圆黄梨

8500亩

 

 

明月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

皮球桃

400亩

 

 

吉星水果专业合作社

天城镇

中和村

果桑

50亩

果桑

150亩

 

李子村

 

50亩

 

150亩

 

杨通乡

阳光村

桃子和葡萄

380亩

观光农业

水果2000亩

太阳花农民专业合作社

养殖(鱼)

40亩

 

 

 

养殖(猪)

300头

 

 

 

养殖(鸡)

1500只

 

 

 

养殖(鹅)

100只

 

 

 

药材

100亩

 

 

 

四合乡

白鹤林.新寨.橫山.石牛.先进

黑五类

2000

黑五类

15000

大竹县益寿黑花生专业合作社

先进村.横山村.新寨村

名.优.特.新水果

1500

名.优.特.新水果

3500

3个果圆

石牛村

油茶

300

油茶

1000

荒坡上种植

文星镇

大安村

中药材

450亩

中药材种植

1500亩

大竹县恒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复兴村

 

 

生猪养殖

10000头

大竹正邦农牧有限公司

 

 

药材种植

500亩

 

文星村

 

 

生猪养殖

10000头

 

 

 

药材种植

500亩

 

龙门村

 

 

生猪养殖

10000头

 

 

 

药材种植

500亩

 

钟坝村

 

 

生猪养殖

10000头

 

 

 

药材种植

500亩

 

童家镇

任家村

甲鱼

2亩

甲鱼

20亩

 

金银花

5亩

金银花

200亩

 

银莲花

 

银莲花

50亩

 

神合乡

张堂村

核桃、桂生、葡萄、生猪

种植700亩养殖500头

 

重庆艾特兰德公司

黑玉米种植及深加工

150亩

黑玉米机其他黑色保健食品种植及加工

500亩

四川华丰种植场

坛水村

 

 

青花椒及柑桔种植

300亩

 

红五月村

稻田鳝鱼养殖场

20亩

稻田鳝鱼养殖场

30亩

 

高穴镇

马道子村

生猪(5个大户)

1200头

生猪(5个大户)

2000头

 

清滩村

白茶

1500亩

白茶

5000亩

 

牛(3个大户)

100头

牛(3个大户)

200头

 

生猪(5个大户)

2300头

生猪(6个大户)

3000头

 

野鸡

500只

野鸡

1000只

 

月光村

野鸡

400只

野鸡)

500只

 

散养土鸡

1000只

散养土鸡(2个大户)

2000只

 

桃子

20亩

桃子

30亩

 

大山村

黄栀子

110亩

黄栀子

200亩

 

牛(6大户)

120头

牛(6大户)

2200头

 

200头

300头

 

猪(2大户)

300头

猪(2大户)

500头

 

荣华村

香椿

100亩

香椿

200亩

 

鱼塘

10亩

鱼塘

40亩

 

新店村

藠头

400亩

藠头

500亩

 

牛(1大户)

40头

牛(1大户)

50头

 

新店村

生猪(3大户)

400头

生猪(3大户)

500头

 

 

 

蚕桑

100亩

 

安全村

藠头

300亩

藠头

500亩

 

柠檬

110亩

柠檬

200亩

 

柑橘

100亩

柑橘

200亩

 

蛋鸡(1大户)

1万只

蛋鸡(1大户)

2万只

 

 

 

生猪(1大户)

100头

 

官家村

藠头

400亩

藠头

600亩

 

黑花生

100亩

黑花生

200亩

 

蚕桑

100亩

蚕桑

260亩

 

野鸡(1大户)

1万只

野鸡(1大户)

2万只

 

高穴镇

红花村

藠头

200亩

藠头

300亩

 

香菇

5万袋

香菇

7万袋

 

黑花生

150亩

黑花生

200亩

 

牛(2大户)

120头

脐橙

200亩

 

 

 

青脆李

100亩

 

 

 

牛(2大户)

200头

 

石河村

花椒

40亩

花椒

60亩

 

生猪

1800

生猪

3200头

 

长征村

糯稻

300亩

糯稻

300亩

 

芭蕉芋

400亩

芭蕉芋

500亩

 

藠头

1300头

100亩

200亩

 

生猪(7大户)

 

生猪(10大户)

1300头

 

妈妈镇

梅岩村

蚕桑

800亩

果桑

300

 

石垭村

养猪

1200

养猪

2000

大竹盛达养殖专业合作社

妈妈村

苗圃

550亩

苗圃

600亩

 

砂糖橘

350

砂糖橘

450亩

德胜专业合作社

金鸡乡

红光村

黄荆叶种植

350亩

黄荆系列产品产业深加工

350亩

今日农业有限公司

黄滩乡

沙溪村

 

 

油牡丹

500亩

 

洗马村

香椿

1460亩

 

 

 

三联村

香椿

1300亩

 

 

 

平桥村

油牡丹

1200亩

油牡丹

1900亩

专合社

青花椒

300亩

青花椒

400亩

 

汇水村

白茶

300亩

白茶

1000亩

 

庙坝镇

中桔村

猕猴桃

100亩

黑木耳

50亩

 

车厘子

30亩

 

 

 

花椒

50亩

藠头

200亩

 

福城村

蓝莓

200亩

养兔

500只

 

五桂村

养猪

800头

扩大规模

 

 

养鸡

2万只

 

 

 

黄花

50亩

 

 

 

庙坝镇

跃进村

西瓜

120亩

扩大规模

 

 

葡萄

40亩

 

 

 

老场村

水栀子

1092亩

扩大规模

 

 

葡萄

20亩

 

 

 

西瓜

30亩

 

 

 

黑水村

藤椒

300亩

扩大规模

 

 

油牡丹

500亩

 

 

 

养猪

100头

 

 

 

白槽村

黑山羊

300只

脆红李

300亩

 

黑鸡

400只

 

 

 

脆红李

20亩

 

 

 

长乐村

山羊

1万只

药材

800亩

 

养猪

5000头

 

 

 

脆红李

800亩

 

 

 

白鹤村

枇杷

300亩

养猪(牛)

1000头

 

水栀子

1329亩

 

 

 

花板桥村

蔬菜

80亩

葡萄

200亩

 

莲藕

200亩

药材

200亩

 

寨峰村

秦王桃

1万亩

扩大规模

 

 

养猪

850头

 

 

 

香桔

300亩

 

 

 

香樟

200亩

 

 

 

脆红李

150亩

 

 

 

猕猴桃

100亩

 

 

 

牌坊乡

石堰村

生猪

10000

生猪

100000

 

大全村

农旅文结合休闲旅游产业

继续巩固提升400亩柑橘改良、香猪品质提升

全乡

藠头

4000

藠头

6000

 

姚市乡

建福村

蝴蝶兰

20亩

市政花卉

350亩

 

建福村、楼房村、高平村

水栀子

2600亩

 

 

 

楼房村

冰糖柚

850亩

 

 

 

河堰村

良种桑

440亩

 

 

 

果桑

50亩

果桑

200亩

 

欧家镇

新四村、高家村、高松村、普山村

栀子花、核桃

1200亩

栀子花、核桃

2000亩

种植业

新四村

蛋鸡

50亩

蛋鸡

100亩

养殖业

龙虾

400亩

龙虾、鱼

600亩

水产

大堰村

药材

200亩

药材

300亩

特色种植业

清水镇

老书房村

花椒

500亩

 

 

 

驷马桥村

水栀子

700亩

 

 

 

拱桥坝

核桃

2000亩

 

 

林萍核桃专业合作社

十字村

黄金柚

500亩

 

 

万年红专业合作社

何家沟村

 

 

白茶

1000亩

巴蜀缘农业专业合作社

松林村

 

 

花生

2000亩

松林坡花生专业合作社

驷马桥

 

 

李子

500亩

 

莲印乡

新家村

种植(辣木)

100亩

辣木

180亩

安兴农林专合社

天生村

养殖(羊)

400只

养羊

1000只

五一养殖专业合作社

龙潭村

水产(鱼)

150亩

养鱼

250亩

 

莲印村

蔬  菜

200亩

蔬菜

400亩

 

川主乡

白牛村

砂仁

1799亩

砂仁

10000亩

 

水产养殖

103亩

水产养殖

450亩

 

普乐村

金槐

1500亩

金槐

5000亩

 

铁佛村

生猪

8000头

生猪

10000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