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竹县公安局紧紧围绕达州市关于规范养犬的相关规定,通过政府抓落实,部门强推动、宣传广覆盖等措施,扎实推进犬只管理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了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深化认识,警政合力抓共治。一是提升思想认识。深刻吸取成都市崇州市女童被恶犬撕咬受重伤事件惨重教训,始终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自觉将犬只管理工作纳入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中来谋划推进,坚持“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切实带着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绝对负责的态度推进犬只管理工作。二是构建联动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配合,推动政府部门出台关于规范管理犬只的通知和办法等。发挥“六联机制”优势,建立由县综合执法局牵头,公安、卫健、畜禽防疫等部门配合的“犬管办”,从职能职责、部门分工等方面明确责任,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公安主动作为。明确治安大队为犬只管理工作牵头部门,组建以主要领导、分管局领导牵头,责任部门参与的“大竹县局犬只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秋季犬只管理工作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提升了各部门对犬只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以管促治,行之有效抓落实。一是坚持严格登记。会同乡镇、街道办、社区等,发动小区物管、保安、治保员等力量,广泛开展城区养犬基本情况摸排登记工作,切实掌握全县犬只底数,及办理养犬证、狂犬病疫苗注射基本情况,逐户登记造册800余册。对摸排应登记未登记的养犬人及时要求其办理养犬证,目前共登记办理养犬证359个。二是促进规范管理。以城市重点区域为主,对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城市广场等出现的流浪犬只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发动动物收容站,爱犬人士等社会组织和力量,科学合理处理流浪犬只,避免因流浪犬只传播传染病的风险。深入开展涉犬民意征集,对因犬吠扰民、违规养犬、涉犬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处理涉犬纠纷123起,及时处理无证犬12只。三是依法整治清理。借助“一村一警”工作优势,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对居民饲养犬只情况做好全面掌握,通知养犬人及时到公安机关办理养犬许可证,对不符合要求的烈性犬、大型犬要求养犬人自行处理,否则统一进行捕杀。面向全县市民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对发现流浪犬、疑似有传染病的犬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收缴、统一捕杀。目前,捕杀狂犬、野犬20余只。
三、广泛宣传,群策群力抓长效。一是全时全域覆盖。将加强犬只管理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文明街道、文明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大竹本地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依法依规、文明养犬成为市民共识。社区民警主动开展“六进六边”,利用赶场天、休息日等联合社区(街道)负责人逐户发放宣传单广泛开展养犬管理宣传,倡导文明养犬,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治。二是把控舆情导向。引导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注重严肃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始终保持正面积极的执法形象,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常见常用法律法规,学会在执法过程中普法,确保执法全环节无纰漏、无争议、无失误。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切实掌握舆论主动权,及时正面发声,防止因简单粗暴执法引发负面舆情。三是宣传入脑入心。将事关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千方百计将规范养犬的法治意识、犬只伤人的严重危害深植到群众内心。为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在全县范围内张贴《大竹县中心城区犬类限养区犬只管理的通告》2万余份,借助“百万警进千万家”,发放《狂犬病预防知识》《预防狂犬病、警惕狂犬病危害》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利用广场大屏幕、商家LED滚动屏、乡村大喇叭等向群众广泛宣传敞养犬只和不防疫危害,增强依法文明养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