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创新“三全”模式 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竹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3-11-17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大竹县公安局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突出抓好“防风险、严整治、优服务”各项措施,全方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全方位”护航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是高站位谋划推进。成立工作专班,认真研学政府工作报告,印发9类30项的《服务保障党政报告责任分解表》,制定时间、任务、责任“三张”清单,确保公安业务与县域发展深度捆绑融合。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规划,完善重大项目服务体系,落实“重点项目警情优先”,全力服务保障引水入竹、大垫高速等关键大事和重点工程。二是高质量便民利企。设立公安政务服务“警企服务”专门窗口,全面梳理并开通公安公共服务事项36项,实现企业“进门就是工作站”,9月25日运行以来,受理各类涉企事项150余项。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建立二维码评价服务质量、“办不成事”问题反馈等机制,通过责任倒逼推动工作落实见效。投入资金110余万,在全市率完成“一窗通办”“一机通办”改革,办结全市首件“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业务。整合“车驾管、行政审批、治安户政”30余项公安业务,落实“延时、错时、24小时”服务,实现派出所户籍窗口设立交管业务,服务质效大幅提升,节约群众办证成本10万元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7%。三是高标准法制护航。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等规定,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违规争抢管辖、逐利执法等问题,确保涉企案件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双提升”。出台《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工作规定》,加强对涉企案件涉案财物处置的审核监督,坚决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等违纪违规行为,实现涉企执法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发生”。

二、“全覆盖”精准防范,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开展“送教入企”。坚持把“防范”置于先导地位,落实“驻企警官”、“一企一警”制度,每月深入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走访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服务需求,主动排查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隐患线索,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和防范对策建议,提升企业预防内部职务犯罪和外部经济犯罪侵害能力。今年来,主动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防范对策、上门办证等服务210余次。二是坚持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多部门建立联席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机制,打通案件线索双向共享渠道,凝聚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对金融、知识产权、税务等领域风险隐患联合开展排查整治,指导企业开展三防设施建设20余次,发现并帮助排除隐患30余处。三是落实安全监管。建立常态化反恐防恐、涉危涉爆、交通保障和施工建设等安全巡查监管机制,聚焦危爆物品、易制毒化学品审批、存储、使用、运输等重大环节,开展全过程、多要素安全检查,最大限度预防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巡查宣防”行动,加强园区、企业和重大项目周边常态化巡逻防控,深入西渝高铁项目部、川环、川东电缆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内部,指导加强保卫机构建设、安防技能培训、防护器材配备、应急演练组织等工作,开展安全检查12次,发现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6处,有力提升企业安全防范能力。

三、“全链条”打击整治,构建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一是重拳遏制涉黑涉恶犯罪。强力推进“新篇”“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场所走访摸排力度,广泛收集举报线索,认真梳理近年来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类型警情,进一步研判是否与黑恶犯罪相关联,积极鼓励群众检举揭发有组织违法犯罪及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坚决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二是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扎实推进“行业清源”“云剑”等系列行动,深化“警税协作”,优化完善涉企案件快侦快破、追赃挽损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走私、扰乱市场秩序等经济犯罪和涉民生、涉金融、涉招标等领域犯罪,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成功侦办“11.02”非法经营案、通讯基站电缆系列盗窃案、“2.16”销售伪劣产品案等一批涉企、涉民生大要案件。三是全力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深入推进经济金融风险研判预警“防风林”工程,加强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稳风险的预警感知,全面排查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对可能引发稳定风险的重大案件及时报告,依法妥善查处。今年以来,化解涉企纠纷10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