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战略谋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周家镇
发布日期:2024-01-05
点击数:人次

​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周家镇聚焦乡村振兴事业战略要点,深入基层一线,坚定不移谋发展,以人才培育为抓手,产业发展为牵引,乡风文明为支撑,聚力蓄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聚焦人才振兴战略,引凤聚能增才智。乡村要振兴,人才需先行。周家镇牢固树立人才强镇思想,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以“内挖+外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一方面落实人才回引政策,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人才之家”15个,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将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大学生列为重点吸纳对象,落实各项人才补贴,打造引才育才良好环境,目前已吸引25名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育方式。整合各领域人才培育项目,搭建高质量人才培育平台,采取“课堂理论 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乡土人才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通过老师带教,学员实操完成创业项目孵化。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7次,指导学员120余人次。深入实施“乡村头雁培育计划”,选拔培育乡村带头人15名,强化政策扶持,助力“头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联农带农益农作用,引领推动乡村“雁阵”格局整体突破、成势见效。打通人才发展通道,大力支持乡土人才参与村(社区)“两委”干部竞选,目前共吸纳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乡土人才19人至村(社区)“两委”。

二、聚焦产业振兴战略,育产兴业促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看产业。周家镇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聚集特色种养,探索现代产业发展新路径。一方面加速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推行“支部+产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种植、养殖等领域县级专业合作社4个,鼓励村民利用土地、技术等入股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村民、企业与村集体联系,共参共享,推动建成“村村有项目,户户有收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示范带动,根据“打造点、连成线、覆盖面”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一村一策”示范点建设,建成“高峰寨水稻制种”等4个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强化村域联动协调,积极打造“绿色蔬果”、“现代养殖”、“优质粮油”和“生态中药材”四大产业园区,推动村集体发展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农业为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整合地区土地资源,发展壮大白茶、青花椒、高山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15000余亩。聚焦农旅融合,整合辖区石门梨园、火烽山、凤凰寺等旅游资源,打造“登高品禅、康养休闲”主题观光旅游环线,以“红色党建”引领乡村“绿色发展”。2022年,实现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2.9万元,带动周边5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聚焦文化振兴战略,移风易俗焕新风。乡村要振兴,乡风是灵魂。周家镇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强化主题教育,铸魂育人正风。一方面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强化党员教育,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多形式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教育与乡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严格执行《大竹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有关规定》,引导党员干部破除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通过党员带动家人、带动亲友、带动群众,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会议指示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64次,让“文明之花”在周家生根发芽。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组建周家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印发《周家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以制度为纲,构建镇村两级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原则,按照村级公开“六定三化”模式,实现村规民约“上墙”,推动乡风建设“落地”有效。积极打造乡风文明示范村,组织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家风等先进典型案例,发挥榜样作用,让文明乡风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奋力描绘人人讲文明,村村有先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