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大竹县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推动“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和美乡村建设,安吉乡党委政府创新环境治理“三点”体系,大力推进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
立足体系核心点,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严格贯彻“标本兼治、内外兼修”工作方针,压实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推进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建章立制,在乡纪乡规中夯实组织基础。成立以乡党政主要领导为核心、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治理工作小组,研讨制定《安吉乡环境治理工作守则》,推动环境治理规范有序;二是分区划片,在体系健全中压实治理责任。以自然村边界为依据,统筹划定5个治理区块、47个治理网格,专人专管、层层传导,确保环境治理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召开环境治理专题会议2次,明确治理主体责任人53人,压实治理主体任务37个。
聚焦整治疑难点,巡回督导,铸牢“长”态机制。
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环境治理既需“常态”,也要“长态”。一是问讯于民,在民情民意中吃透治理难点。统筹安排各村(社区)对属地范围进行细致摸排,针对治理难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完善治理台账,推动实现“共同治理”到“治理共同体”有机转变;二是评比争优,在亮分机制中激发治理动能。严格依照现有责任区划范围,“分区划片定人”明细责任清单,遵循积分制原则,针对整治情况进行奖惩评比,实现责任压力到治理动力的良性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听取群众建议17条,制定问题台账3本,整改治理点位16个,针对治理情况奖惩评比1次。
紧抓关键发力点,宣传领航,迸发内生动力。
坚持以“务实求真”态度贯穿工作全线,不断优化宣传模式,推动治理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创新模式,在欢声笑语中树牢治理意识。积极联合乡文艺宣传队,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将环境治理宣讲与“土话”、“方言俗语”相结合,以形式创新推动环境意识“入脑入心”;二是紧靠群众,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治理合力。紧密结合乡镇工作实际,采取“1 1”宣传模式,即“一户群众宣传一片院落”,针对性发动群众自觉宣传,在“干部带头、群众跟进”的良好氛围中不断激发群众治理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累计进行“土话”宣传1次,召开“环保院坝会”2次,针对性宣讲5次,出动宣传人员43人次,村组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