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石子镇,地处明月山与铜锣山之间,辖区面积73.58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7个村,共7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4万人,常住人口约8000人。近年来,石子镇坚持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围绕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宣传引导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初步形成了“户分类、社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基固本促提升。全域共放置垃圾箱、垃圾桶330余个,配备清运车辆2台、保洁车辆15台,建设垃圾池77个、垃圾压缩中转站1个。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和转运效率,加强收集、运输、处理设备日常管理,及时进行维护更新,确保收运处置体系高效运转。因地制宜建立转运制度、设定转运频次,实现定人、定点、定车、定时收集转运垃圾,收集压缩后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形成“垃圾不出户、出户即清运”的“垃圾不落地”转运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二是多措并举促长效。全镇划分了9个重点网格区域,形成“镇班子成员干部职工驻镇单位县级联系部门”四级协调挂包机制,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所有区域有人管理。镇纪委联合镇环保办、值班组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回头看”的闭环工作模式,按照“扫干净、清运走、保持住、处理好”的工作目标,及时跟进日常监督,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结合全镇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垃圾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促进公民参与城乡环境治理。充分利用村规民约“软”约束作用,建立完善“星级文明户”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最小单元自觉维护良好卫生形象责任意识。
三是营造氛围强推进。利用返乡贤才交流会、院坝会等进行专题宣讲,积极引领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营造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组建了9支宣讲队伍,进村(社区)、学校、小区、企业,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奖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手册、小礼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发放倡议书、宣传册1.2万余份。建立党员带头环境治理、带动群众的“双带引领”机制,将整治人居环境纳入“文明支部”、民主评议党员等考核内容;全面发挥工会、妇联、团委等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联动开展多元化宣传活动2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