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观音镇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来源:观音镇
发布日期:2024-06-03
点击数:人次

  观府发〔2024〕27号

  大竹县观音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观音镇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域各单位:

  研究同意,现将《观音镇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竹县观音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9日

​观音镇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做好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四川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央、省、市、县对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2024年地质灾害情况

  观音镇地质灾害类型因受气候影响以滑坡、崩塌为主,2024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仍集中在汛期(4—10月),且大部分发生在集中降雨时段,尤其是在暴雨期间,地质灾害发生率占97%,致灾原因以自然因素为主。

  二、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去年,滑坡、崩塌是我镇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但其它地质灾害类型也不容忽视,全镇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伤亡,将地质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是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村组干部积极行动、协助配合,在暴雨来临之前,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段居住的农户进行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发现险情苗头及时撤离,并做好善后工作。因此,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从去年地质灾害工作来看,我镇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监测手段落后,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高;二是群众的防范意识不强,主动性差;三是危险户的搬迁缓慢,个别危险区住户不愿意搬迁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在极端气候日趋频繁、人类活动日趋强烈、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质灾害仍将保持上升趋势,防治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地质灾害监测防治重点:双溪村、双河口村。为此我们还将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摸底排查,开展汛前大检查,检查地质灾害点监测情况,查看监测人员是否到位,监测措施是否落实,责任是否明确,应急预案是否落实,做到有备无患。

  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切实履行地质灾害管理的工作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以预测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健全制度,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防御水平,有效节制地质环境恶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推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村(居)委会及镇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以村组干部、骨干群众、群团组织组成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层层签订防治地质灾害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按照地灾点所在的辖区,由对应的村支部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由专职监测员随时查看滑坡地段的实际情况,认真抓落实。年终考核,对有特殊贡献的责任人实行奖励。

  (二)广泛宣传,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相遭遇的结果。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必须从防止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和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相遭遇这两方面去采取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群众参与是关键。大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简单的地质灾害识别、监灾判断、避让方法,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村组干部应担负起监测、报警、紧急疏散等任务,带动“群测群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三)排查隐患,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镇级有关部门对地质构造复杂的城镇建筑物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编制和实施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镇总体规划必备的组成部分。目前尚不完备的,要限期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补充。

  (四)建立专业队伍与当地群众相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是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防治工程必须完成很多具体技术工作才能获得预期效果,预防、躲避、撤离等非工程措施,也都要在通过科学调查研究形成的正确的预防办法、准确的险情判断及合理的险区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必须有足够数量和水平的专业队伍。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它具有点多面广、涉及人员多的特点,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科普知识,通过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乡(镇)、村、社、矿山企业责任人、监测人、联络人,确定预警信号,规定避灾线路,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通过应急演练掌握临灾避让方法,采取积极的避让措施,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救灾意识。村社和各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的排查和险情巡查,发现险情要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五)落实责任,积极防治

  上级已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经费,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时,项目单位必须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真实施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严密监测,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的重要手段。镇级各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本区域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进行汛前检查,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制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险情巡视、灾情速报、值班、灾情预报等各项制度,积极防御,变被动为主动防灾。

  (六)积极治理,切实搬迁

  地质灾害防治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要继续加大地质灾害危险区住户搬迁的进度和力度,要耐心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动员危险区住户尽快搬迁。特别是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内的住户务必立即搬迁,积极完善解决搬迁户的后续问题。

  大竹县观音镇办公室2024年4月9日印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