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经镇领导研究同意,现将《欧家镇垃圾清运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竹县欧家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日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切实抓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总体部署,全面提高我镇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镇村的核心任务,把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作为城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基本原则,不断改善全镇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全镇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明确生活垃圾管理部门,镇确保有专责人员,各村(社区)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形成稳定的镇、村(社区)、管理和保洁队伍。配有完善的垃圾收运设施、日常管理机构、制度、落实运作经费,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二)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活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垃圾、厨余(含易腐有机等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在我镇或有条件的村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运试点,实验探索农村易腐垃圾就地无害化堆肥处理新办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利用减量。
三、组织领导
成立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 艳
副组长:杨雯理
成 员:黄 婷、骆光国、张高丽及各村委会主任、各驻村工作组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环保办,杨雯理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张高丽为成员,负责对整体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考评考核等相关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加快我镇生活垃圾收集点选址和建设工作,垃圾收集点建造要求密闭、环保、高效,具体如下:①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公里,服务人数一般情况为500-600人,建筑面积根据实际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收运次数计算确定,放置封闭生活垃圾分类桶(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它垃圾)。②垃圾收集点必须为密闭式设计,应设屋顶盖板或加设雨蓬,设置排水沟,实现两污分离。③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排水设计。转运车间应设置收集和处理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沥液和场地冲洗等生产污水的积污坑,坑内污水可就近接入站区周边的污水处理厂管网。④通风、除臭、通讯、噪声和消防的标准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参照相关生活垃圾收运设备设置标准,结合我镇生活垃圾实际产量,配置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运输车辆。新增的垃圾运输车辆要做到密闭化,实现防臭、防漏、统一标识。
五、推进和考评阶段
(一)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片区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可堆肥垃圾和其它垃圾由居民自行投放或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到村收集点,再由镇负责将各村收集点的垃圾统一转运至镇转运站,然后由镇负责转运至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可回收垃圾由村自行回收或联系资源回收机构定期回收,有害垃圾自行投放至村有害垃圾储存间,由村统一交有资质的企业处理,村不负责收运。
(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四分法”(可回收垃圾、厨余(含易腐有机等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组织开展农村餐厨垃圾、生产垃圾、绿化垃圾、粪便等完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设和推广。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村建设1座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可利用小型厨余垃圾处理机、生物处理技术等方式就地处理,同时结合农村特点,对村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和易腐有机等可堆肥等可以直接做肥料的由村民自行处理,不能直接做肥料的统一送往堆肥点堆肥。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全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工作领导和责任管理体系。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全镇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清晰、责任落实,确保农村垃圾标准化规范化清运处理体系覆盖面100%。全镇农村地区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村(社区)要成立组织机构,村(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生活垃圾收运工作。根据各自特点制订科学、可行的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必须明确垃圾收集点的选址和建设时间。
(三)落实经费保障。镇、村(社区)两级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镇转运设施升级改造、村收集点等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设施营运费的补贴,加大环卫工人福利待遇。
(四)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处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增强村民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推广至全镇范围,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个个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