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32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7-19
点击数:人次

谭中林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如何解决丘陵地区推行农业机械化》(第03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解决农业机械不适应丘陵地区耕作的问题

为提高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提升“耕、种、管、收”全程农机化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实现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促进。一是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深入贯彻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有的放矢重点引进推广适合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的动力足、体积小、重量轻的山地农机具。二是大力宣传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充分利用“田间日”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宣传农机新技术、讲解农机安全操作知识,让农户掌握农机新技术、安全操作新机具,促进全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持续增长。三是加大农机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不同从业人员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如中型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播种机、移栽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操作技能,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保障。

二、解决农业生产条件差限制农机化水平提高问题

近年来,全县严格按照《大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等,2023年底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8万亩。并认真落实田长制工作制度,大力推行新型经营主体、村公益性岗位、集体经济组织、受益农户等“四管护”措施,加大了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力度,提升了工程效益。2024年度,全县拟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新建(改造)机电提灌站21座,着力解决农机田间通行难、田间作业难问题,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进程。

三、解决农机补贴不足影响农机购买力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办机〔2024〕3号),于2024年4月30日发布。《实施意见》中的几大亮点:一是聚焦机播(机插)增产和机收减损,重点支持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有助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急需、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其他领域发展急需,以及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二是补贴标准有升有降,提高部分重点机具补贴额,测算比例从30%提高到35%。三是提升补贴兑付服务效能,优化简化资金兑付流程,增加结算批次,推进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提高补贴办理便利性,确保及时兑付。省、市实施意见发布后,我县将全面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此项惠民政策。

四、解决农机设施库房用地供给难问题

大竹县自然资源局、大竹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转发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竹自然资函〔2020〕89号)、大竹县自然资源局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竹自然资发〔2020〕119号)等文件,对设施用地的界定、用地规模、用地要求、使用方法、申报程序、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为加快推进设施用地提供了政策依据。

五、解决农机化服务水平跟不上的问题

一是持续加强对农机专合组织的培育和技术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农机专合社25个(省级示范社3个),省级“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力争每年新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以上,2024年建设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二是充分发挥农机专合组织、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专业服务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在农技推广、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植物保护防治、苎麻生产机械化、农业优质产品生产等相关领域的示范带动,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晚秋粮食生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玉米、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新技术。科学引进智能型、复合型农机新机具,有效促进了农机农艺有效融合。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水稻机耕55.2万亩、玉米机耕34.5万亩、大豆机耕5.1万亩;完成小麦机收5.8万亩、油菜机收11.9万亩。全县农机专合社等服务组织积极参与跨区作业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等保姆式服务,有效推动了托管、示范推广等工作。三是开展农机化培训,充分运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根据不同农事季节,深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大力开展“田间日”活动,着力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直播技术、机收减损技术操作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31期3500余人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大竹县农业机械推广中心  姚中华

联系电话:0818-6243588,手机:138828582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