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镇坚持“423工作法”,助力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2023年童家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3.15万元,同比增长48.16%,两个村突破20万元,其中天星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
活用4种资源,不断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灵活运用中省扶持资金。为保障资金的规范使用及安全,以入股分红模式入股润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竹嘉童建材厂和丰润泽专业合作社等代表性企业。每年按照8%的比例固定分红,持续为集体经济稳定增收。2023年中省扶持资金固定收入16万元,占比19.24%。二是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将因村合并后的闲置办公场所及村集体堰塘以租赁方式出租给公司或大户,提供稳定租金收入,同时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和为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等方式,收取土地流转费及管理服务费,2023年累计收入10.71万元,占比12.88%。三是合理利用撂荒田地。充分利用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撂荒地整治,采取村集体兜底托管撂荒地、闲置土地经营模式,结合撂荒地整治“三步法”,将整治后的土地用于村集体种植发展,在防止土地撂荒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村集体利用660亩整治后的撂荒地种植优质水稻、玉米及发展水稻制种和玉米制种等,累计收入41.34万元,占比49.7%。四是积极申报政策补贴。叠加使用好上级财政关于粮油种植规模达30亩及以上的补贴政策和农业种植保险理赔政策,规模化发展粮油种植以争取上级资金补贴。2023年通过种植大户补贴和种植保险理赔累计收入13.77万元,占比16.56%。
培育2种人才,充分激发集体经济动力引擎。一是加强技术人才培育。统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专业种植人员力量,通过提供专题知识讲座、经验分享、养殖技术大讲堂等专业服务,以“家门口”办学的方式,培育本地“土专家”“田秀才”11名,为集体经济种植业发展奠定技术支撑。二是明确专职管理人员。推行“专人负责、先议后执、双人记账、定期晒账”管控模式,确定一名村副书记专门负责村集体经济产业,对自主种植养殖每个环节成本控制制定管控措施,设置控制指标。由专职副书记和务工代表“单独记账”,并定期晒账,同时接受党风政风监督员和纪检、审计监督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良性运行。
创新3种思路,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一是不断探索新模式。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业主”的合作发展模式,由项目业主负责种植管护、技术、资金等,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沟通协调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化解等,共同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效能最大化。二是不断推广新技术。结合农村缺少青壮劳动力的现状,全面推广机械种植技术。引入四川省润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机耕、直播、授粉、病虫防治、机收等环节的农事服务。对比人工操作节约成本40%以上,且作业质量比人工操作更好,达到既节本又增效的目的。三是不断发展新产业。结合村民20多年的玉米和水稻制种种植习惯和技术,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玉米、水稻制种作为村集体经济主要产业,同时采用“企业 村集体 农户”订单模式逐步推进百部、川芎、泽泻等附加值高的中药材种植,既解决育种技术难关、又解决市场销路难关,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