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28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7-23
点击数:人次

​彭辉等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广智慧农业建设的建议》(第12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我县智慧农业建设现状

(一)智慧农业园区建设多点开花

1.大竹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25,000亩,主要种植糯稻。建设大竹粮油园区智慧糯稻信息化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等信息技术,将糯稻的播种栽插、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收割以及醪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开发“智慧糯稻”APP大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展示智能装备、物联网等设施设备采集到的园区内糯稻生产管理等数据,对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至云端进行分析预测,有效指导生产,实现糯稻产业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升了产业效益。

2.大竹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5800亩,主要产品为小龙虾、优质稻。搭建大竹稻渔园区智慧水产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设备、遥感技术、新一代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小龙虾养殖环境控制分析、自动投喂、生理活动监测等关键环节的大数据监测及智能化操作,小龙虾和优质稻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大竹县铜锣山白茶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6,000亩,主要种植白茶。建设大竹白茶溯源管理平台,包括溯源管理系统1套,物联网管理系统1套,环境监测信息采集设备6套,高清红外摄像机16台,溯源标签5000枚,其他配套设备若干,实现白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溯源管理和信息化监控。

4.大竹县苎麻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8,000亩,主要种植苎麻。搭建大竹苎麻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等信息技术,将苎麻的播种栽植、肥水管理、收割以及苎麻加工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设置园区信息化场景应用监测点位,配置互联网硬盘录像机,购置网络、poe交换机等设备,促进苎麻产业智能化发展。

5.大竹县香椿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40,000亩,主要种植香椿。建设香椿标准化种植体系及溯源服务,在每个基点配置了无线传感节点,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传感节点能够根据种植作物的实际需求,提供及时预警信息,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决策依据,还融入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使农作物的长势、整体状态及营养水平等都得到直观反映,实现香椿种植的精准化和可视化管理,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6.大竹县高明优质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3000亩,主要进行水稻制种。建设大竹县智慧种业服务提升田间物联网建设平台,利用物联网建设,实现制种基地环境及病虫害情况的实施监测,为病虫害防治、异常环境调控及农事操作优化提供数据依据,为制种过程中的各类生产管理提供一套智能化应用工具,提高水稻制种的质量和效率。

7.大竹县庙坝秦王桃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0,000亩,主要种植秦王桃。建设秦王桃智慧大数据平台,通过数字农业平台集成田间平台配套设施设备、水肥一体设备、控制中心设备;配套应用系统、物联网测控系统、田间综合监测站点等设施设备,对生长环境和生物本体进行实时监测,对墒情、苗情、虫情、灾情等“四情”和气象进行预测预报,精准指导生产决策;对农机装备进行细化升级改造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装备,实现耕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过程精准作业。包括农业主体管理子系统、农产品溯源管理子系统、物联网系统、数字农业一张图综合平台、数据中台、工作门户、智慧农场小程序、高清地图、短信平台等软件平台,实现秦王桃种植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8.大竹县文星生猪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3,000亩,主要进行生猪养殖。搭建正邦数字畜牧平台,通过信息采集,自动传输到云端一体化设备,供料方面能够实现自动供料、精准饲喂以及饲料厂到猪场端到端的打通,环控方面能够实现生产环境智能化监测与调节,防非方面能够实现防非过程可视化监控,降低生物安全风险,提高生猪养殖的智能化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控能力。

9.大竹县朝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4,100亩,主要种植食用菌。建设大竹朝阳生态农业信息化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等信息技术,将生产等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对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至平台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指导生产,提升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0.大竹县清水蔬菜-柚子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20,000亩,主要种植蔬菜、柑橘柚类。建设大竹清水蔬菜云上智农系统,云上智农系统监测蔬菜生产,销售的蔬菜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蔬菜和柚子种植的信息化管理和产品质量追溯。

11.大竹县庙坝生猪 柑桔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2,700亩,主要进行生猪养殖和柑桔种植。搭建玖陆种猪繁育基地智能监控平台,利用智能物联、遥感技术、新一代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将生猪养殖各个环节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使用“正大猪博士”APP大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展示智能装备、物联网等设施设备采集到的园区内生猪生产管理等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至云端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有效指导生产,实现生猪养殖和柑桔种植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决策。

12.大竹县石桥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0,000亩,主要种植优质稻、养殖生猪和小龙虾。建设PigData规模化养猪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种猪个体管理、商品猪批次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疫、工作预警、饲料加工、成本核算、生产报表、多维度指标分析与对比、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能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实现粮油种植和生猪、小龙虾养殖的数字化管理和精准决策。

13.大竹县清水生猪 玉米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0,000亩,主要进行生猪养殖和玉米种植。搭建企联网,具备自动环境控制系统,采用美国谷瑞公司的自动环境控制系统,自动通风换气,并实现对各圈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精确控制,不仅为每头猪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自动饲喂系统各圈舍圴采用美国谷瑞公司的自动料线及自动饮水系统,不仅有效的节约饲料及水的浪费,还减少人力成本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养殖场各区域及圈舍内部均安装了高清监控设备,实时对场内外各区域及舍内猪群的情况及时掌握。与农信互联签订猪场管理软件“企联网”管理系统,该系统对猪群具有分析功能,对种猪的生长、发情、妊娠、产仔的信息进行及时监测及提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

县农业农村局每年组织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提升农业企业、农技推广员、农民对智慧农业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加强与省农科院、川大、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地区高速网络、5G 网络覆盖,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保障。

(二)加速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智慧农业技术在各现代农业园区的应用与推广力度。为各园区配备先进的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等设备与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管理,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三)培育壮大智慧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智慧农业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经营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智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农业生产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进智慧农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完善智慧农业服务体系。搭建集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市场信息发布、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产品电商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模式,推出适合智慧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为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大竹县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指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市场信息股   邬靓

联系电话:622695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