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动态“哨源库”。线上依托12345政务热线、矛盾多元化调解等平台,线下开展党员双报到、四下基层、群众最不满十件事等活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把群众呼声当“哨声”,重点将民生实事、征地拆迁、安全生产、城市建设等群众反映集中、难以解决的事项纳入“吹哨”范围。今年以来,共办理回复12345热线事项213件,录入“随手调APP”事项388条。
完善联动机制。完善街道领导带头联系村(社区)、机关干部下沉包保村(社区)、村(社区)两委下沉包保网格的“三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成立8个社区“大党委”,26个小区业委会、65个自管委员会,组织部门单位、11个村(社区)召开“吹哨报到”工作部署推进会、业务培训会、明确“吹哨”“应哨”两级联络员,形成常态化联络机制。
专题协商调度。组织相关单位、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多方参与,召开议事决策、联席会商,分析、解决街道在小区物业治理、征地拆迁、城乡融合环境治理、矛盾纠纷化解、老旧小区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堵点,确保吹哨事项转办快速高效。
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活动中心派单、社会评单的方式服务辖区居民,及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探索实行支部引领、网格牵头、联户落实的“积分超市”制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理念、养成好习惯、形成新风尚、展现新形象。今年共收集组织辖区50余家单位组建共治联盟,发动110名党员开展双报到,收集解决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134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