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08-02
点击数:人次

邱大武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解决农村农户建房难的建议》(第077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合理布局宅基地空间规划

按照省委“六个优化、四个尊重”的要求,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了大竹县6个乡镇级片区(产城融合片区、临空铁发展片区、川渝农业合作片区、县域东部现代种养业片区、华蓥山农旅融合片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6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川心片区、天桥周河片区、乌木片区、文星片区、清滩片区、同心片区)以及7个村规划(黑水村、寨风村、白茶村、大庙村、高巩村、九银村、牛头村)。

二、强化居民点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根据新建居民点的规模大小,规划设置小型文化中心、活动广场、运动广场等,广场配置健身器材、休闲桌椅和文化宣传栏等设施,满足村民的文化健身需求。梳理居民点路网结构,规划设置干路、支路和巷路三等级道路。同时配备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设施。

三、因地制宜进行风貌打造

规划对每一个新建居民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了风貌打造和院落设计。其主要思路是大力推广“川东北民居”、现代夯土和装配式农房建设,采取“修旧如旧,补新以新”方式修缮居民点,与传统风格相协调;在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重要文化旅游节点中可适度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保护原生态乡村肌理,避免大拆大建。新建建筑物的风格、高度、体量、色彩、材料、屋顶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彰显川东北民居风格特色;土坯房改造应按区域传统风貌规定风格、体量、高度,与村庄整体风貌、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着力打造“美丽庭院”,结合有基础有潜力的产业,将改善院落环境和发展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建成一批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各村基础配套设施达标率,合理规划各村村庄庭院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供给。引进大量新能源道路照明设施,达到全村覆盖的基本要求。突出小径、池塘、农具、乡村绿道、篱笆围栏等乡土环境要素;居民点布局遵循“小组微生”理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生态护岸类型,提高河流的景观多样性和水土保持能力。

四、农村住房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格”修建

为加强我县农村房屋风貌管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1年聘请第三方机构结合我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习俗,因地制宜编制《大竹县农村房屋风貌样式参考图集》,并下放至各乡镇(街道办)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图集》结合本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提供多样化的设计图纸、效果图,为农村风貌打造提供直观、实用的参考,满足不同的需求。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农村合作经济和宅基地管理股  罗海芳

联系电话:0818-6229136、1368421589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