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4-08-20
点击数:人次

黄东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乡镇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的建议》(第027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整体科学谋划片区国土空间规划,高位推动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省委六个优化、四个尊重的要求,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我局编制完成了大竹县6个乡镇级片区(产城融合片区、临空铁发展片区、川渝农业合作片区、县域东部现代种养业片区、华蓥山农旅融合片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一是建立领导小组片区党委工作专班工作小组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片区党委督促监督、工作专班整体推进、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的工作方式高位推动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大竹县自然资源局,由大竹县自然资源局承担规划日常工作,大竹县有关部门、乡镇落实分工责任,加强指导服务,协调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全面构建导则 方案细则指引的技术标准体系,出台《大竹县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大竹县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专班工作细则》《大竹县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案》《大竹县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规范指引(试行)》等方针政策,确保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可行性。

二、因地制宜设置片区定位,区域协调共谋大竹发展

按照住下来,融进去的工作要求,大竹县自然资源局会同作业单位在各片区开展了全面访谈和问卷调查,并通过卫星定位、无人机飞行、实地核验和详细获取片区基础数据,全方位了解各乡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差异总结其优势和不足后,坚持适地适用、发展与资源相匹配,紧扣区域特征要素,顺应空间特点,差异化制定空间发展策略,突出特色多元发展,明确大竹县产城融合片区的发展定位为以苎麻、白茶、小龙虾为特色,以农旅文商融合为路径的大竹县近郊城乡融合绿色发展经济区;临空铁发展片区定位为成渝地区粮油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县域乡村振兴样板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川渝农业合作片区定位为川渝农业合作先行区、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农副产品保供基地;县域东部现代种养业片区定位为以优质粮油种植加工为特色的农旅融合示范区;华蓥山农旅融合片区定位为川渝产业融合发展前沿阵地;明月绿色发展片区定位为明月山下绿色田园之地,川渝毗邻生态宜居之区。

三、差异化补齐基础设施,人文关怀提升片区环境

一是坚持以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的建设为抓手,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串联和引领片区一体化发展,盘活利用闲置设施及其用地,合理配置道路、水利、应急、能源、农牧、环保、教育、医疗、养老、商贸、消防、警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不同类型的生活服务圈。二是构建片区差异化设施配套模式,实行中心镇和其他乡镇(街道)错位配置、相互补充,有序退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合理布局和引导农村建房,合理规划设置集中墓葬点。坚持避灾、避险、避浪费的三避原则,优化布局农村居民集聚点,注重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地貌和自然形态,塑造山水田园与乡村聚落相融合的空间形态;墓葬点的选择坚持平等绿色建造的思想选址,做到小型、美观、环保、集约节约用地。

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中心镇

立足发展定位,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根据片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突出片区特色,推进关联度较高的产业连线成片、规模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如临空铁发展片区着重以粮油(糯稻)、香椿和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型建材产业为支撑;川渝农业合作片区主抓竹产业;县域东部现代种养业片区以优质粮油种植为主导,水稻制种、食品加工、蔬菜种植为特色;华蓥山农旅融合片区突出文旅的思路,打造安之若素,自在大竹的品牌体系;明月绿色发展片区开展制种研发、农产品加工,种养循环、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产提质增效、三产优势互补。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和乡村演变分化趋势,推动资源要素想乡村地区集聚,通过合理挖掘发展空间、引导产业集聚、培养新产业新业态等,增强中心镇(副)经济、人口等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心镇带动片区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城乡规划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国土空间规划股张玉英 5296111 18228683796

 

大竹县自然资源局

20248月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