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妈妈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政府指导、村级引导、群众主导”的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稻 鱼”综合种养模式,积极打造以稻促渔、以渔保稻、相互利用,生态经济双赢的生态发展新模式。
党建引领强基础,培优产业人才“生力军”。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持续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备力量的选育力度,经过报名、考察、政审等层层筛选,挖掘培养储备后备干部24人,不断优化“一村一干部一骨干”工作机制。组建以党员种植能人、农业技术员为主体的党员先锋队,按照产业相近、距离相近原则,与种植户结成“传帮带”关系,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鱼稻共养技术指导培训,最大限度凝聚产业发展共识、工作合力。
党建赋能强产业,激发龙头产业新活力。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专业合作社,结合村情分类推进“党支部 企业 合作社 农户”“企业 合作社 村集体经济”等发展模式。有序推进强村分享种植经验,提供技术指导的“强村带弱村”协同发展模式,促进本土特色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形成市场新卖点,提升价值链,积极推动全镇集体经济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党建发展强引擎,激活集体经济“聚宝盆”。用好用活各类助农政策资源,结合镇域产业资源、财政基础和发展短板,针对性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吸引在外乡贤、企业家等返乡创业。2024年新发展鱼稻共养水稻60余亩,生态优质大米加工产能20000斤/年,累计增收19余万元,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延链强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渔粮共赢”,进一步助农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