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民政局关于印发大竹县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
现将《大竹县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服务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竹县民政局
2023年7月13日
大竹县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服务实施方案
重度肢体残疾人“1 N”上门服务专项改革是市委深改委确定的2023年“微改革ˑ微创新”项目。为切实减轻残疾群众出行负担,提升残疾人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根据《达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达州市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市民发〔2023〕4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各乡镇(街道)结合民政工作职责,根据残联对重度肢体残疾人评残办证结果,聚焦量身服务、精准服务、称心服务,通过优化程序、上门服务、常态回访等措施,为符合条件的重度肢体残疾人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低保、特困等惠民惠残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补贴应享尽享。
二、服务对象
为疑似一二级重度肢体残疾人或原《残疾人证》到期未进行重新鉴定的重度肢体残疾人,联合残联上门服务,广泛宣传民政各项惠民惠残政策,根据残疾人及家庭具体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打造“量体裁衣式服务”。
三、工作流程
(一)残疾人两项补贴
1.统筹资源,简化材料。将残疾人申请两项补贴所需资料统一简化为“两证一卡”,即: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有效的残疾人证、已激活的社会保障卡及复印件各1份。对于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残疾人是否为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通过内部数据比对的方式进行审核。
2.上门服务,政策找人。民政和残联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服务,主动发现自愿申领且符合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并提供服务,实现“政策找人”。依托全国残疾人两补信息系统,确保残疾人信息能够实现推送、接收和流转功能,方便申请人在残疾人证申办成功之后,同步启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认定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力实现领取残疾人证和两项补贴申请无缝衔接。
3.全面推广,全程网办。残疾人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省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民政通”(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百度APP搜索“民政通”访问)等终端全程在线提交申请、查询、修改残疾人两项补贴证明材料,在平台办理业务的账号必须是由残疾人本人信息注册。
(二)城乡低保救助
1.“一证一书”申请。困难残疾人家庭申请城乡低保的,由一名家庭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提供申请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填写《社会救助申请及授权委托书》。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2.主动上门服务。通过信息交叉比对、入户走访、自主申报等形式,及时发现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重度残疾人,积极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有意愿申请低保的残疾人帮助其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由乡镇(街道)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进行审核确认。经审核确认程序,符合条件的,给予低保救助。
(三)城乡特困供养
1.简化申报资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残疾人,可以向乡镇(街道)提出特困供养申请。需要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填写《社会救助申请及授权委托书》。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2.主动上门服务。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在村(社区)协助下,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及法定义务人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符合特困人员认定标准的,经审核确认程序,给予特困供养。对有意愿入住集中供养机构的特困人员,优先安排到就近的供养机构。对不愿意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明确照料服务人,实行分散供养。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服务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及补。
(二)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结合“扶残助困一件事”,进一步优化整合申请流程,梳理残疾人的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优化整合申请流程。
(三)加强政策宣传。各地要重视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特别是乡镇(街道)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残疾人两项补贴、低保、特困等民政政策,提高办理水平。
附件: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指南
附件
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指南
一、事项名称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二、设定依据
《四川省民政厅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通彻》(川民发〔2015〕195号)
三、补贴对象及标准
(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补贴对象为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大竹县户籍低保对象。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
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户籍在大竹县行政区域内;
(2)残疾人本人是低保对象;
(3)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2. 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人员类别:
(1)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的残疾人;
(2)纳入特困供养保障的残疾人;
(3)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人;
(4)已全额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人。
(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补贴对象为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大竹县户籍残疾人。补贴标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分别为100元、80元。
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户籍在大竹县行政区域内;
(2)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
(3)持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2. 不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人员类别:
(1)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的残疾人;
(2)纳入特困供养保障的残疾人。
(三)可同时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对象范围
符合资格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既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福利性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
四、申报方式
(一)线下现场申请。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窗口提交书面申请。对出行不便的残疾人由民政工作人员、残联专职委员提供上门服务协助其申领。
(二)跨省通办。自2021年4月22日开始,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跨省通办”,“跨省通办”是以异地代收代办形式,采取“以任意地申请、户籍地审核审定及发放”的形式办理。
(三)全程网办申请。自2022年5月15日起,残疾人可通过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http://gjzwfw.www.gov.cn/)及其移动端、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https://zwfw.mca.gov.cn/)及其移动端“民政通”(通过手机微公信、支付宝、百度APP搜索“民政通”访问)等终端全程在线提交申请、查询、修改残疾人两项补贴证明材料。
五、办理材料
“两证一卡”,即: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有效的残疾人证、已激活的社会保障卡及复印件各1份。
六、服务热线
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股:0818-62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