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乡级各部门:
根据省、市、县秋防部署要求,为扎实做好我乡2024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促进杨通乡动物防疫工作的良性循环,特制定《杨通乡202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监结合”的原则,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抓好以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狂犬病、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持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疫情预警预报、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卫生安全。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一)秋防目标
非洲猪瘟:继续夯实非洲猪瘟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坚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两手抓;高致病性禽流感:所有家禽使用禽流感(H5 H7)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应免家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口蹄疫:所有生猪使用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所有牛、羊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小反刍兽疫:所有羊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街道准养犬狂犬病免疫率达到95%以上、农村散养犬达到90%以上。严密监测羊、牛布氏杆菌病。畜禽圈舍消毒:按照《大竹县动物防疫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在辖区内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灭源工作。规模养殖场、户、运载工具及动物和畜禽交易场所的消毒面积达到100%。
(二)秋防工作的重点
全面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监测任务,继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积极做好狂犬病、布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和牛结节性皮肤病、兔瘟二型、猪伪狂犬病、禽霍乱、山羊痘等其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使用禽流感(H5 H7)三价灭活疫苗对家禽进行全面免疫,饲养期超过70日龄的家禽,要使用禽流感(H5 H7)三价灭活疫苗做加强免疫,免疫间隔时间为三至四周,确保所有家禽应免尽免。逐步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防治重点策略,边境、历史疫区要建立好免疫隔离带。进一步强化养殖环境的消毒灭源,切实加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动物防疫监管。
(三)疫病监测目标
按照《大竹县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方案》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抗体的日常监测,做好非洲猪瘟的监测工作。
(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目标
牲畜耳标佩戴率100%,防疫档案建档率100%,档案填写规范、齐全、详实。
(五)检疫监督工作目标
检疫工作做到“四到位”,提高产地检疫率,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
(六)消毒目标
各乡村(社区)要按照《大竹县动物防疫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在辖区内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灭源工作。养殖场(户)、运载工具、动物及动物产品外包装、动物胴体和畜禽交易场所的消毒面积达到100%,不留死角。
三、进度安排
今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9月20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全乡统一按照宣传准备、集中免疫和查漏补缺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准备阶段及任务(9月20日至9月29日)
1.乡政府召开秋防专题会议,坚持“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悬挂畜禽防疫宣传标语、落实秋防责任。
2.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户专题技术培训等工作。
3.组建集中免疫队伍,全面推行整村推进,集中免疫的工作方法,严禁人员分散免疫。
4.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各种疫苗、防疫器械、消毒药药品、防护用品、免疫反应抢救等物资准备。
5.广泛开展宣传、层层发动,使广大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充分理解和支持,确保免疫工作顺利实施。各村(社区)给农户做好告知养殖户免疫病种、免疫时间、动物为什么要没有、不免有什么危害、出现应激怎么办、抵制或拒绝免疫的处置等一系热点、难点问题。
6.消毒。各村(社区)一是要在辖区内按照消毒技术要求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散养户的消毒由各村、社统一安排人员进行全面消毒,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户自行负责消毒;动物胴体交易市场、活禽交易场所由街道居委会负责消毒。二是要按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消毒药品,合理安排消毒程序,做到科学消毒、有效消毒、安全消毒,消毒药品必须是两种以上交替使用,以达到消毒效果。继续推广、宣传使用火焰消毒。
(二)集中免疫阶段及任务(9月30日至10月20日)
1.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全面实施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漏一村一户一场、不漏一畜一禽。
2.规模养殖场:按照农业农村部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规定和《大竹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要求,指导、督促规模饲养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疫病开展程序化强制免疫,常年保持免疫密度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3.散养畜禽:集中组织强制免疫。所有家禽使用禽流感(H5 H7)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所有生猪使用猪口蹄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所有牛使用口蹄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所有羊使用口蹄疫疫苗和小反刍兽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
4.加强犬只的免疫工作,确保农村犬只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狂犬病高发地区和城镇的犬只免疫密度达95%以上。
5.及时更新数据,完善免疫档案。
(三)查漏补缺阶段及任务(10月21日至10月30日)
1.继续普查补免,对因集中免疫时不能进行免疫的畜禽进行补免。
2.完善各种档案资料,做好秋防工作总结,查找、分析秋防和狂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秋季是畜禽养殖补栏的高峰季节,也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国内病原污染广泛、多种亚型并存、病毒变异加快,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到今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开展秋防工作,确保我乡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动物卫生安全。
(二)落实责任,严格追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采取划区分片、责任到人,实现防疫责任区无缝覆盖。一是对规模养殖场,要派驻动物防疫人员对动物防疫活动实施全程监督管理。二是对散养户,实行分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强化检疫,严格监督。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工作,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畜禽饲养环境和交易场所要严格消毒,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严格执行“四不一处理”制度,对污染的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四)强化疫情监测,完善应急机制。要重点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活畜禽交易市场、边境地带的重点防控和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小范围”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疫情。
附件:杨通乡202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大竹县杨通乡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3日
附件
杨通乡202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中海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李 斌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人武部长
成 员:蔡雨真 办公室负责人
高 轩 财政所负责人
沈祖德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陈吉亮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欧小兰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各村村主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李斌兼任办公室主任,陈吉亮、欧小兰负责日常事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