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镇:三链共促强引擎 川渝协作兴产业——打造川渝毗邻乡镇协同发展示范标杆
来源:gyz
发布日期:2025-03-19
点击数:人次

  为奋力打造川渝合作样板乡镇,切实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观音镇持续深化川渝毗邻乡镇在组织联建、产业联合、生态联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把战略机遇、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持续拓宽延伸川渝毗邻乡镇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组织联建筑链,凝聚毗邻协作向心力。机制共商破壁垒。联合重庆七星镇成立“观星边界区域联合党委”,签订《深化川渝合作备忘录》,召开跨区域联席会议13次,协同解决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难题23项,助力川渝苎麻、稻虾产业连片协同发展。阵地共用强动能。打造“红色研学 产业实训”双示范基地,设立5个跨省联建党群服务站,集成技术培训、产品展销等功能。2024年开展联合农技培训12次,覆盖毗邻乡镇种植户1300人次,推动苎麻标准化种植面积增至2800亩。人才共育促融合。组建川渝农业专家人才库,互派技术骨干36名驻点指导;联合培育产业带头人50名,带动320户农户参与联营项目。2025年毗邻区域苎麻协作产值500万元,实现“技术共研、成果共享”。

  产业联合强链,汇聚毗邻协作新动能。“一麻一虾”拓规模。以苎麻、稻虾为核心,实施“观音育苗、七星扩产”订单模式。2025年示范带动毗邻乡镇共计发展苎麻3800亩,稻虾养殖800亩,年产小龙虾24万斤,预计稻虾产业实现年产值880万元。“跨界竹海”活转化。联合开发梁平西山片区13万亩竹林,引进桂川竹炭制品有限公司,推动竹材精深加工,开发竹编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2025年全链条产值突破1800万元。“文旅协同”促融合。串联观音九龙湖、七星镇红色教育基地,联合规划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红色教育 生态康养”跨省旅游环线,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联合举办明月山春游节、研学旅行周等活动,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万元。

  生态联护延链,筑牢毗邻协作新基底。“双河长”守护清水绿岸。共建铜钵河流域治理长效机制,累计投入1.2亿元新建雨污分流管网18.8公里,牛角滩国考断面水质连续36个月达Ⅲ类,治理经验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川渝生态共治典范。“三色网格”筑生态屏障。组建“红色党员 绿色乡贤 蓝色执法”跨界网格队,联合开展巡河护林、农药减量行动,完成河道生态修复8公里,推广有机种植5000亩,农药化肥减量40%,毗邻区域面源污染下降45%,建成川渝生态廊道重要节点。“循环农业”添绿色动能。创新“稻虾共作 麻蔬套种”生态模式,配套智能水质监测系统。七星镇引入观音苎麻套种技术,共建5000亩生态基地,产品溢价率达30%,实现“护生态”与“富口袋”双赢。

分享到: